○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在贵州,有一片被联合国推荐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全球十大旅游胜地之一的神秘土地——黔东南。这里,如诗如画的山水风光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一幅幅令人心驰神往的画卷。近年来,黔东南州通过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了从“茧”到“蝶”的华丽蜕变,不仅推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更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引领了一股新的风尚。
黔东南州拥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自然风光,如何将这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成为摆在州委州政府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面对这一挑战,黔东南州决定走文旅融合之路,将文化元素深度融入旅游产品中,提升旅游体验,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
以“村BA”“村超”为核心的体育旅游线路、以“千户苗寨西江、千户侗寨肇兴、千年古城镇远”为亮点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我州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精心设计了多条精品旅游线路,不仅串联了黔东南的知名景点,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和民俗活动,让游客在游览中感受黔东南的独特魅力。
“黔东南真的很美,我们一家人自驾游玩一个星期了,还是不舍得离开这里。”来自江西的游客张志辉告诉记者,之前在网上、电视上看到黔东南的人文风景,被吸引了过来,这些天到了丹寨、镇远、雷山和榕江,看了风景,看了“村BA”“村超”,还体验民族歌舞,一家人玩得非常愉悦。
“还没有检票的游客朋友,请到这边来检票……”“欢迎大家来到西江千户苗寨游玩,请照顾好自家的老人和孩子,以免走失……”8月5日,西江千户苗寨景区人气爆棚、秩序井然,旅游热度持续升温!
为进一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州各级文化旅游部门围绕“两大提升”目标,大力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业态升级行动、服务质量提升行动等,不断提升旅游服务品质。通过加强培训、完善设施、优化环境等措施,全州旅游服务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黔东南是众所周知的旅游胜地,这里比较凉快,村民热情淳朴,景区服务也很贴心。我们这次看了姑妈篮球比赛,参观了博物馆,还体验了打糍粑,刚刚又穿苗族服饰拍照片留念,我们很喜欢这里,来一趟很值得。”来自广州的游客唐芳芳说,看到了西江夜景很震撼,准备带家人去郎德苗寨,想在村里安静地体验蜡染和苗绣技艺,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州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不仅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文旅融合的持续推进,不仅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优化升级。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和民宿经济,我州的农业和服务业得到了协同发展;通过举办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我州的体育产业和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文旅融合不仅为我州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盛夏时节,雷山县郎德、白岩、乌东等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
“暑假以来,我们民宿天天满房。开餐馆的、卖小吃的,生意都很好,大家干劲十足,忙几个月,就有希望赚到几万元钱。”雷山县郎德苗寨郎德记忆民宿管家朱德芝信心满满地说,随着文旅政策的落实,来村里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乡亲们得到的红利也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落地落实,为黔东南州文旅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未来,在文旅融合的道路上,我州将不断深化文旅融合、打造文旅精品、促进乡村振兴、加强区域协同,推动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我们期待着,更多的游客能够走进黔东南这片锦绣的土地,感受这里的清凉与美丽,体验这里的文化与风情,共同书写黔东南文旅融合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