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姜星伟) 进入暑假,旅游市场人气愈发高涨。我州依托非遗资源优势,深入挖掘非遗的深层文化内涵,开发出参与度高、体验性强的“非遗研学游”活动,不仅助力青少年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与传承,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在丹寨万达小镇,来自台湾14所学校的20多名青年学生走进鸟笼手工制作非遗小院,体验鸟笼编制技艺。传承人一边教授技艺,一边向大家介绍丹寨卡拉鸟笼的发展历史、文化意义、工艺特点,独特的非遗体验项目给台湾青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很开心体验到这项非遗技艺,希望以后能再来这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台湾青年学生赖轩儿说。
丹寨素有“非遗之乡”的美誉。丹寨县卡拉银匠村,囊括了苗族蜡染、苗族服饰、皮纸制作技艺在内的8项国家级非遗,处处散发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台湾青年们漫步古朴的乡间小道参观苗族服饰、苗族蜡染展示馆,了解苗族银饰锻造工艺流程,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不时和讲解员互动交流,深入了解黔东南少数民族文化内涵。
台江县红阳苗寨是台江环万亩草场旅游线路中的景点之一,该苗寨是一个传统村落,木质的吊脚楼依山而建,依山傍水,风景优美,吸引了众多研学团队前来开展活动。今年由深圳市文科公益基金会、深圳市恒辉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以“跨越山海 看见家乡”为主题的第七届梦想行动乡村少年教育关怀公益夏令营活动在红阳苗寨开展。通过体验与学校课堂教学的差异性、多样化、多感官的研学旅行,让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课堂之外的知识互补,度过快乐、有意义的暑期生活。
“前两天我们学习了剪纸文化,今天学习了银饰的制作以及一些民族音乐。在这个夏令营活动中,我感受到了同学们的友爱、互助,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机会与大家一起学习。”夏令营学生吴铃榕说。
台江县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持续完善旅游设施和服务体系,打造了一条环万亩草场旅游线路,将周边的景点有效联动,推动当地农文旅业态发展。
近年来,我州各地不断整合研学旅游资源,发挥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突出个性化的研学体验套餐产品,探索“非遗+研学”“旅游+研学”等研学旅游发展模式,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