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12日

榕江县三重驱动强化 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

本报讯 (通讯员 赵伯龙) 近年来,榕江县积极探索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机制,不断量身打造适合榕江的管护措施,提高管护水平,确保“建成一亩、见效一亩、管好一亩”,持续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

强化责任提质效。印发《榕江县高标准农田工程设施建后管护制度(试行)》,坚持“县负总责、乡(镇)监管、村为主体”的管护机制,全面推行县乡村三级管护责任人制度,细化高标准农田项目管护责任。同时按照“建管并重”“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等原则进行运行管护,相关镇街和受益村集体签署工程资产移交协议和管护协议,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健全管护长效机制,着力实现项目建后管护全域化、常态化、长效化。截至目前,全县共签订资产移交协议和管护协议52份。

畅通渠道引活水。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管护纳入县本级年度财政资金预算,安排县级财政资金65万元,专用于县高标准农田项目,根据项目工程管护合理安排年度管护经费,确保建得成、有人管、管得好。从下达的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中提取2‰管护经费,统筹用于高标准农田工程重大受损维修。同时,采取投工投劳、以劳折资、自愿集资等方式筹集工程管护资金,投入工程设施维修养护,不足部分则从年度预算经费中适当补助加以解决,确保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好管好用好。

--> 2024-08-12 1 1 黔东南日报 c263988.html 1 榕江县三重驱动强化 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