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郑振涛) 初秋时节,走进位于黄平县新州镇白塘村果农雷安民家的梨园,只见满园的翠冠梨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诱人果香。
“今年果子品质好、口感好、甜味足、皮很薄、个头大,目前价格不错,都是经销商自己开车到基地来购买,现在进入了丰产期,依靠不断学习技术,及时疏花疏果、精准套袋,200亩果园能收250吨左右,预计收入100万元。”望着满园硕果累累的 梨树,果农雷安民乐呵呵地说。
2003年,从部队退伍回乡的雷安民把自己积攒下来的资金购买梨树苗,承包200多亩荒山种植翠冠梨10000余株,凭着满腔热情,雷安民在山上搭建起工棚,把“家”安到了山上。经过外出学习果树拉枝整形、施肥、揪叶透光等技术,促进管理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水平逐年提升。经过不懈努力,他的翠冠梨凭借优良的品质,赢得了市场的青睐。同时,还让果园附近群众就近就业,每年支付村民劳务工资30余万元。
“他家的翠冠梨确实很甜、很好吃,每年到翠冠梨成熟的季节我们都要来大批购买,发去贵阳、重庆、成都等。如今,贵阳至黄平高速公路的开通,由原来的三个小时缩短到1个多小时,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使得优质翠冠梨能够更加快速、新鲜地抵达消费市场,很是方便。” 收购商肖云盼说。
“精品水果正成为全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今后要继续加大对果农的扶持力度,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优化种植结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政策引导,通过技术扶持、资金扶助等带领村民走好乡村振兴之路。”白塘村党支部书记潘光荣说。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