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13日

遇见仰欧桑 用美丽回答一切

—— 大型实景苗族歌舞诗剧《仰欧桑》首演侧记

(上接第一版)

观众的情绪跟着剧情的起伏而变化,时而惋惜,时而喜悦,不自觉响起阵阵掌声,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精彩的瞬间。这一刻,现场的观众跟随着演员们的一举一动,走进了《仰欧桑》的世界,反响热烈。

“我觉得这是一个唯美的舞台,贵州苗族《仰欧桑》的故事,让我觉得非常棒。看到每个情节的演出,我能感受到故事与文化的传承,我也想要把这个美丽的苗族故事介绍到整个大湾区,还有各个地方的朋友,邀请他们都过来看。”中国香港游客黄显伦说。

真挚铺筑梦想舞台

精彩的舞台,离不开演员们的真挚付出。为了给观众呈现最好的视听效果,演员们一遍又一遍地排练,这不仅仅是他们对演艺事业的热爱,更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更好的观看体验。

整场演出60分钟,219位演员,用最好的状态展示了我州苗族传统音乐舞蹈的多姿多彩和非遗魅力。

大型实景苗族歌舞诗剧《仰欧桑》主演庞淼盛在演出结束时说:“感觉特别高兴,因为我们每一位演员都在认真对待每一次排练,今天能够全力去完成这部剧的首演,我觉得自己的努力被大家认可了,心里特别开心。”

“不断地磨炼才能百炼成钢,每一个演员都非常棒。今天现场的观众氛围也特别好,还有很多观众在结束的时候来舞台上和我拍照,我感觉很开心,有一种被认可的感觉。”《仰欧桑》演员杨田说。

值得一提的是,除专业的舞蹈演员外,在这219位演员中还有80位群众演员参与其中,他们是剧场周边雷山县大塘镇掌坳、鸡鸠、平寨等村寨的村民。

让当地村民融入剧目中本色出演,将自身的日常生产生活搬上舞台,呈现在观众面前,既体现了剧目的原生态和完整性,也增强了村民群众的参与感和民族自豪感。

鸡鸠村村民杨丽告诉记者,大家都非常积极踊跃报名参加群演,希望能演好,把故事讲好,为传承弘扬苗族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为家乡的文旅事业发展出一份力。

剧目开演前,剧场外还进行了活态文化民族文化展演。展演人员400余人也由雷山县大塘镇各个村寨村民组成,主要展示大塘镇非遗:掌坳铜鼓舞蹈、掌批扁担舞、芦笙舞等作为开演前场外热场节目,还为游客朋友们准备了苗家最高待客礼“高山流水”和十二道拦门酒。

文化自信唱响舞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文化自信是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的基石。近年来,我州依托丰富的原生态民族文化这一“宝藏”,着力打造文艺精品,积极培育、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仰欧桑》作为代表之一,2013年,黔东南州联合中央民族乐团共同出品了大型苗族歌舞剧《仰欧桑》,在国家大剧院成功首演;2014年,《仰欧桑》改版后进行了全国巡演,同年获得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人民生活提供了新平台、新渠道,也为文化繁荣发展创造了新载体、新机遇。十年蝶变,《仰欧桑》经历重新创作与编排,通过实景演艺与先进舞台技术相融合,赋予《仰欧桑》全新的可视化外形,满足了当下游客喜爱的沉浸式体验游的需求,深度了解我州的人文历史和民族风情。

“此次首演结束后,我们团队将和黔东南州相关部门一起,包括我们的演员,继续精心打造《仰欧桑》这部剧,打磨细节,提升品质,为长期的驻场演出做好准备,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给予大家强大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大型实景苗族歌舞诗剧《仰欧桑》执行导演周天琪告诉记者。

--> 2024-08-13 —— 大型实景苗族歌舞诗剧《仰欧桑》首演侧记 1 1 黔东南日报 c264219.html 1 遇见仰欧桑 用美丽回答一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