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13日

锦屏县:

以工代赈促发展 铺就乡村振兴“共富路”

本报讯 (通讯员 杨新凤 王宏模) 近日,笔者走进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精品水果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现场,看到村民们正分工协作,摊铺、运沙、平整,争分夺秒地铺设水泥路面,建设现场热火朝天。

“在这里上班挺好的,离家里近,一个月也有4000元。”龙池村村民刘志祥谈道在家门口务工,乐呵呵地说道。对于刘志祥来说,不仅修路务工有一份收入,产业路修通后对自家金秋梨产业发展更有益,20多亩果园的销售运输难题得以解决。

龙池村是锦屏县有名的水果村,也是贵州省100个高效生态农业园区之一,种有蓝莓、金秋梨、脐橙等品种水果,精品水果种植面积4600余亩。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精品水果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以后,将完善产业道路、水利设施等配套基础设施,有效破解该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促进精品水果产业发展。

据悉,该工程为中央财政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751万元,于今年7月开工,计划11月底前完工验收。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硬化产业路、采摘步道阶梯路和蓄水池等。

“以工代赈这个项目,主要就是解决就近就业,目前我们两个班组来实施这个项目,共80多人务工,工资低的是150元一天,高的160至200元一天,我们还专门聘请了技术员来指导我们。”龙池村支书龙绍海介绍道。

为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龙池村还联合了敦寨镇10个村(社区)集体联合成立了贵州敦源锐达农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每个村(社区)持股10%。该公司主要承接实施2024年锦屏县敦寨镇龙池村精品水果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以工代赈项目,严格按照“能用人工的尽量不用机械,能用当地群众的尽量不用专业队伍”的原则,尽可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生动力。

“之前我在外面一家建筑公司担任技术员,负责现场施工这一块,听到村里成立了劳务公司,考虑到离家近,就来这里担任技术员,一个月也有五六千元,离家近还能照顾家。”项目技术员龙运洪说。

路美民心畅,路通百业兴。目前修建完成的一条条产业路在龙池水果基地里连线成网,客商的货车也能开进基地里的每一个采果点,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该项目建成后,不仅带动当地精品水果产业发展,还将辐射带动5.4公里外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雷屯村的旅游发展,吸引游客前来采摘,增加农户收入,促进农旅结合。

雷屯村支书龙淮远说:“以工代赈这个项目,不仅带动了雷屯村脱贫户到这里来务工,利益分红后壮大集体经济,对于乡村旅游来说,可以到龙池村尽情采摘,也增加了游客的游玩体验。”

据了解,2023年以来,锦屏县获批以工代赈项目5个,获批中央和省级财政以工代赈资金1100万元,其中2023年度获批以工代赈项目4个,获批资金400万元,劳务报酬严格按照不低于获批资金的30%比例发放,带动就业300人。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4-08-13 锦屏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64241.html 1 以工代赈促发展 铺就乡村振兴“共富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