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刘梦 潘文) 如何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看病、看好病?近年来,剑河县在原有的乡镇卫生院资源基础上,着力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完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提质增效,让群众在“家门口”尽享优质服务,看病就医更有感有质、可触可及。
南明镇河口村村民全金礼因父亲不慎摔伤,将其送到南明镇中心卫生院,诊治中发现血糖升高,经检查,老人患有糖尿病,当得知在南明镇中心卫生院就能治疗时,全金礼放下了悬着的心。医院立即为老人安装了胰岛素泵进行强化治疗,几天后,情况明显好转。
在以前,糖尿病强化治疗和胰岛素泵植入技术都需要到县级医院才能做,往返就需要2个多小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病痛,真是省时省心省钱。
“从家里过来,十多分钟就到了,检查这些项目都和县城差不多,还不用去县里来回折腾,病人恢复得蛮好的,我们家属也放心。”全金礼笑着说。
群众在乡镇卫生院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诊疗服务水平,得益于剑河县以打造县域医疗次中心为契机,逐步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基层群众的看病就医需求。
2023年,全省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东风”向剑河吹来,南明镇中心卫生院因地处偏远、医疗基础较弱,而群众就医需求大,被纳入省级第二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并于同年12月完成验收并投入使用。新增了急诊科、康复科、手术科、麻醉科等7个临床、医技科室,配备了CT、四维彩超等12种医疗设备,新增了肌钙蛋白检测、红细胞沉降率检测、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术等新项目新技术,基本可以解决辖区居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服务范围向周边乡镇和毗邻县乡镇拓展,服务辐射人口5万余人。
南明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黄林权说:“原来有很多病在我们这里是没有条件治疗的,现在都可以治疗了,减少了群众上下就医的交通费用,而且乡镇卫生院的报销比例更高,项目的收费标准更低,有效减轻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既要看得上病,又要看得好病。通过医疗次中心的建设,南明镇中心卫生院从一级医院向二级医院标准迈进,不仅“硬件”更新升级了,人才“软实力”也在不断强化。
“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这种方式,县级医院下派专家、老师进行帮扶,我们派的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进一步提升医疗业务水平,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黄林权说。
建好用好“次中心”,才能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乡镇卫生院整体诊疗和服务能力水平的大大提升,有效落实了分级诊疗,让群众少跑路,足不出镇就能看成病、看好病。数据显示,自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以来,南明镇中心卫生院的门诊人次增加3285人、同比增长19%。今年,南加镇中心卫生院又获得省级第三批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下一步我们将不断优化县域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推进医疗卫生次中心专科能力、人才队伍、医疗设施配置等全面发展,让老百姓享受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逐步实现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目标。”县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学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