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15日

引导孩子远离“天价卡牌”游戏

○ 苑广阔

“孩子说,一张‘小马宝莉’的卡评级后能卖21万元,非要让我带她去评卡,看看她的卡能打多少分。”近日,重庆市民陈女士向澎湃新闻反映,孩子们之间流行的卡牌又出了新花样,抽到心仪的卡牌不算完,还要花钱给卡打分。重庆一家评级机构的客服表示,经他们评级的卡片最高卖到了21万元。这些评级机构也被视为高价卡牌的推手。(8月13日澎湃新闻)

一张小小的动漫游戏卡片,经过评级机构的评级以后,竟然能够卖到21万元,这是真的吗?随着媒体的深入求证,证实这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假新闻。而面对媒体的采访,当初抛出这种说法的卡牌评级公司负责人轻描淡写地表示,是自己公司的客服出于炫耀的目的,才这么说的。

然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眼里,卡牌评级公司,恰恰正是推高卡牌价格,然后从中谋利的幕后角色之一。而在这场卡牌盲盒的交易游戏中,卡游公司卖卡牌盲盒、评级机构收费鉴卡评级,推高卡牌价格。二手商家回收稀有卡再卖出,每个环节都赚得盆满钵满,唯独只有孩子们沉迷拆卡买卡无法自拔。

就像那张传说中经过评级以后卖到21万元的卡牌,消费者谁也没见过,但是这样的说法,却刺激很多卡牌爱好者去更加疯狂地寻找购买稀有卡牌,同时也让那些本来没有进入这场游戏,只是观望者的人,也迫不及待地进场了。如果是成年人参与这样的游戏,他们至少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或者说即便亏了钱,也是愿赌服输,但是由于参与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他们一方面用的是父母的钱;另一方面也缺乏是非辨别能力,也就最有可能沦为整个游戏环节中的“韭菜”。

作为家长,一定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选择积极、健康的课外兴趣和爱好,而不是这种既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同时又十分“氪金”,而且还不利于身心健康成长的收集卡牌游戏当中。实际上,很多孩子不但利用暑假时间收集、买卖卡牌,即便是在开学上学时间,同样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参与相关的卡牌收集、买卖,可以说既影响了学习,也不利于健康价值观的养成。

任由孩子参与“天价卡牌”游戏有百害而无一利,不管是学校还是老师,抑或是家长,都要提高警惕,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远离这种不健康的卡牌游戏。

--> 2024-08-15 1 1 黔东南日报 c264375.html 1 引导孩子远离“天价卡牌”游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