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18日

天柱县渡马镇:

探索“祠堂+”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报讯 (记者 聂蕾 通讯员 吴珍霞) 近年来,天柱县渡马镇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积极探索祠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有机融合,将祠堂打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村基层文化服务、基层治理等重要阵地,探索了一条文明实践+家祠文化+民间文化展馆+家风学堂+村民议事馆的“1+1+N”新路径,不断激发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保护传统文化,家祠“变身”展馆列文物。为传承和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镇充分活化利用祠堂资源,改变过去仅存放宗族家谱和对家族内部开放的现状,打开封闭的祠堂大门,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并将承载村落群众乡愁记忆的劳动工具、生活用品、传统服饰、古籍书目等传统文物一并陈列展示,给古祠注入了新内涵,促古祠变身“民间展馆”,使祠堂真正成为群众开展文化活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空间。目前,该镇共有古宗祠9个,据不完全统计,展列传统文物450余件。

传播优秀文化,家祠“变身”学堂育人才。该镇在祠堂内开设暑期课堂,将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知名社会学者、品学兼优在校大学生等纳入“家风讲师团”队伍,重点围绕家风家训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传习、绘画书法等国学传习、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为学生、家长开展交流讲授,为学生们送上一顿丰富的“知识大餐”。7月29日至8月2日,该镇在龙盘村陈氏宗祠举办了首期“家风学堂”,100余名学生及家长参加。受到社会各界点赞。

弘扬乡村文化,家祠“变身”家风馆聚民心。该镇通过祠堂内悬挂家风家训、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方式,不断引领社会文明新风尚。近年来,每逢春节、清明等重要节日,辖区内各大宗祠按照惯例举行祭祖活动,宗亲族人聚集感悟传统文化、追根溯源、传承家训、宣传文明,使群众更有情感共鸣、家族荣誉,更好的凝聚了建设家乡的民心。

探索自治文化,家祠“变身”议事馆助发展。该镇在“合约食堂”基层自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村民自治新的方法路径,在秉持“遇事大家议、决策大家定、有事大家干”的村民自治原则,充分利用各村祠堂资源,将祠堂“变身”为“村民议事馆”。“村民议事馆”已经成为全镇调解矛盾纠纷、促进文明乡风建设、凝聚乡村治理合力的有效平台,进一步激活了基层治理的“感应末梢”,架起了一座“民心桥”,得到众多村民的点赞欢迎。

--> 2024-08-18 天柱县渡马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64704.html 1 探索“祠堂+”模式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