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帆) 今年以来,黎平县平寨乡不断优化党建工作路径,强化党建引领作用,确保党建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相得益彰,以党建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事业迈向崭新高度,实现新跨越。
强化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领航标”。该乡党委政府始终严格执行乡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及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自2024年以来,乡党委已召开多次会议,专题研究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环境整治、基层治理等民生大事,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聚焦产业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该乡围绕全县“两茶一药一畜”产业发展布局,深化天麻、茶叶种植产业。一方面与贵州壹品金赤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采取“党支部+公司+村合作社+村集体经济”模式,整合优势资源,集中力量推进天麻种植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另一方面,在岑同村创新实施“党支部+公司+农户”的合作模式,大力发展茶叶种植产业,由村党支部利用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建设种植基地,公司投资建设生产线并负责开拓市场,农户参与劳动并分享产业收益,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截至目前,全乡天麻种植面积已达2万余平方米,带动千余人就近就业。该乡还大力发展“牛经济”,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激励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发展养殖业,实现稳定增收。
注重环境整治,绘制乡村振兴“生态图”。该乡始终将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任务之一,聚焦“三清一改”,以“清、治、建、绿、改”为工作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厕所革命”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同时,结合村规民约,实施“红黑榜”制度,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鞭策相结合的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卫生整治氛围,激发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乡村环境卫生水平。
加强基层治理,谱写乡村振兴“和谐曲”。近年来,该乡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乡村治理新格局。依托网格化管理资源,构建“乡-村-组-户”四级网格架构,将民主管理、志愿服务等职责融入网格,实现“一格多用、一网多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拔优秀乡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担任基层党组织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通过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等形式,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激发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今年以来,全乡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余起,查处野外用火案件6起,劝导违规驾驶机动车辆300余辆,为乡村振兴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