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19日

宣威镇卡乌村:

“院坝协商”解难题 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

本报讯 (通讯员 王世玺) 卡乌村地处麻江县东南部苗岭山脚下清水江畔,是麻江、丹寨两县交集点,是一个依山傍水的苗族村寨。全村共有2个自然村寨、2个村民小组,共计241户、968人,其中苗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5%以上。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前,由于该村交通闭塞、地处偏远,设施滞后、科技落后,土地贫瘠、林木稀疏,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是麻江县十个深度贫困连片村之一。

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吹响,特别是脱贫攻坚战序幕拉开,在党的惠民富民政策照耀下,危房改造、“三改”、道路交通、产业发展及乡村振兴省级示范点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实施,卡乌大桥、石板街、民居民宿、停车场、水冲式厕所、污水处理设施等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卡乌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破乱的村庄华丽蝶变。

2015年6月,卡乌村被麻江县列为“药谷江村”大健康康体医药文化区建设项目,2021年6月被贵州省列为“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示范创建试点村,是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龙舟训练基地、黔东南100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村之一。随着“和美乡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卡乌村的厕所、圈舍、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成了制约村寨发展的主要矛盾。

“要是能将现有的旱厕进行改造,不仅用起来也方便,还能让村里的环境变好。”

“每次做菜剩下的生活污水倒在房前屋后,不干净也不卫生,我觉得应该把污水接入村寨排污主管道。”

……

“院坝协商”会上,大家听取了卡乌村人居环境“两改两治”问题调研情况报告后,你一言我一语,提出了对推进农村“两改两治”的建议。

在热烈协商中,大家集思广益达成了一致:一是要抓紧“改”,抢抓政策机遇,逐户制定“一户一方案”避免推倒重建、大开大建增加群众负担。二是要坚持“治”,寨管委、组管委认真履行日常监督管理职责,养成居民卫生自觉意识。三是群众是主体,大力推行分户实施、先建后补的组织形式,确保项目高效推进。

此次“院坝协商”会,凝聚了群众力量,达成了共识,通过团结、友好的协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向好。

--> 2024-08-19 宣威镇卡乌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64741.html 1 “院坝协商”解难题 农村人居环境再提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