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20日

炉碧经济开发区孵化“专精特新”企业11户

本报讯 (通讯员 许宽怀 余武政) 近年来,凯里市炉碧经济开发区坚持创新引领,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以创新链提升价值链,越来越多的企业乘势而上,“专精特新”企业拔节生长,全力将发展之“势”转化为竞争之“能”。

6月17日,省工信厅公布2024年第一批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炉碧经开区的贵州华鑫新材料有限公司、凯里耀星熔料有限公司、贵州欧玛陶瓷有限公司、贵州金源之光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入选。

据了解,贵州华鑫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9年入驻园区,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省“小巨人”企业,拥有产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14项。5年来,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发展,全力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精益生产、规范管理等多个方面取得飞速发展,并参与现行莫来石国家标准制定,公司还与武汉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长期合作关系,对莫来石进行深度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全国生产匣钵企业80%从华鑫购买莫来石原料。

同时,贵州欧玛陶瓷有限责任公司于2013年入驻园区,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拥有产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41项,4条全自动琉璃瓦生产线可实现年产琉璃瓦1.5亿片,是西南片区最大的琉璃瓦生产企业。

2019年以来,该公司与中国陶瓷研究所合作,累计投入研发资金4700万元,研发“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该项目于2022年底建成投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充分利用石英砂尾泥、电厂飞灰、生活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等工业废料作为主要生产原材料,可实现年处理废料15万吨,每年减少矿石原料进购成本700余万元,同时也减少了工业废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目前该公司正在与国内科研院所研发铝灰利用项目,项目研发成功后,可实现铝土矿原料全部替代,炉碧经开区的3家陶瓷厂每年可减少铝土矿使用20万吨以上。

位于园区的凯里耀星熔料有限公司,于2009年入驻园区,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公司2018年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技改升级,升级后的生产线可生产高纯铝酸钙粉和新型铝酸钙粉,广泛运用于净水材料领域。今年6月,公司的高纯铝酸钙制备技术及产品开发成果通过了中科知慧(北京)科技成果评价有限公司评价,获得科学技术成果评价证书。目前,公司拥有产品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25项。

近年来,炉碧经开区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推行梯级培育、开展精准服务,已累计培育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贵州黔玻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凯里市鑫明凯净水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其中2023年贵州黔波永太新材料有限公司、凯里市鑫泰熔料有限公司、贵州裕高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贵州众鑫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4家企业被认定为贵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炉碧经开区通过送政策到企业,与企业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多次沟通对接,有效帮助企业掌握政策并做到精准用好政策。

今年下半年,炉碧经开区将持续厚植新质生产力,激活发展新动能,构建产业集聚、产能增效、产品提优的格局,重点指导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贵州鑫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贵州晶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力。

--> 2024-08-20 1 1 黔东南日报 c264961.html 1 炉碧经济开发区孵化“专精特新”企业11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