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21日

蹄疾步稳抓改革 奋力推动剑河高质量发展

—— 访剑河县委书记、县长杨胜朝

○ 通讯员 彭云美 杨元红 潘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写好全面深化改革“实践续篇”、开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时代新篇”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剑河县委书记、县长杨胜朝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剑河县将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发扬“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落实,坚持“抓二产带一产促三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思路,着力抓好中药材、食用菌、生态渔业“一主两辅”主导产业,持续深化企改、旅改、园改,奋力谱写剑河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篇章。

一是念好“山字经”。坚持把改革贯穿菌药业发展始终,深度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紧依托国家和省食用菌体系专家技术团队力量,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加快推进食用菌“一园三基地”技改,推动食用菌龙头企业扩能增效、做大做强。发挥道地中药材资源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格局、管理模式,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进定制药园、中药苗圃建设,探索建立钩藤市场交易中心,着力打造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林下中药材产业体系。深化园区改革,积极探索完善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围绕中药材产业狠抓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积极整合健康医药产业企业资源,加快形成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中医药特色产业园。

二是做足“水文章”。坚持把改革贯穿渔业发展始终,全力推进科技赋能、创新引领,用好产学研示范基地和“科技小院”,巩固提升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成果,积极推进国家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加快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大力发展全产业链工厂化渔业,大力发展生态渔业餐饮业和预制菜生产加工产业。积极创建生态渔业全产业链示范点和国家级现代水产产业示范点(示范园),全力打造成为黔东南州渔业工厂化养殖基地和智慧渔业加工交易基地、育苗孵化基地、生态渔业饲料配套加工基地。高质量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大力推进“稻双+”综合种养,全力打造国家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县。充分释放温泉旅游资源活力,加快推进仰阿莎国际酒店五星级酒店创建工作,全力创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和康养示范区。

三是种好“摇钱树”。坚持把改革贯穿林业发展始终,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创新探索林业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林业碳票管理办法,用好碳汇交易运营中心和“司法碳汇助推乡村振兴实践基地”,大力实施林地林木流转收储、林权抵押融资、林业碳汇交易、林业碳汇代偿,深入推进省级林业碳汇试点县建设。深入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深化国家储备林与树种结构调整相融合,巩固全省重点林区县建设。加快推进国家CCER项目开发,力争造林碳汇项目在北京绿色交易所挂牌上市,加快打造全省国家CCER项目开发试点县。积极申报省级第一批林业碳票,进一步探索林业“碳汇+”,深入探索开展东西部“碳协作”,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

四是打好“生态牌”。坚持把改革贯穿生态建设始终,认真落实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统筹全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积极培育壮大绿色循环经济。深入打好五大污染防治攻坚战,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三条高压线,积极推动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申报。强化“金钉子”保护和开发,全面启动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积极承办世界地科联会议,着力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地质科学“研学游”基地。全力打造红色旅游示范区,加快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剑河重点建设区建设,扎实推进镇江村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建设,讲好“毛主席送毛衣”故事,传承长征精神,加快推动镇江村建成有名的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好剑河县内“重走长征路”研学体验线路,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 2024-08-21 —— 访剑河县委书记、县长杨胜朝 1 1 黔东南日报 c265148.html 1 蹄疾步稳抓改革 奋力推动剑河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