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卢艳萍 杨智)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近年来,为促进村寨发展,雷山县郎德镇也改村发挥村级党支部“火车头”作用,积极带头探索,发展各类产业。
近日,笔者走进也改村葡萄种植基地,只见干部群众及志愿者正小心翼翼地采摘葡萄,一派繁忙的景象。一串串饱满的葡萄挂满枝头,有黑珍珠般的巨峰葡萄,有紫红色的紫珍香,有紫绿镶嵌的富士玫瑰,各个品种的葡萄令人垂涎。
“基地的葡萄是从2023年开始引进种植的,我们种了巨峰葡萄、富士玫瑰葡萄和紫珍香葡萄这三个品种,主要是考虑长效收益。”也改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小春说道。
据了解,也改村这些年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两委”在乡村产业极为薄弱的基础上,历经多次不屈不挠地探索尝试。据估算,“巨峰”“富士玫瑰”“紫珍香”等品种的葡萄亩产量可达1250公斤—1500公斤,亩产值达3.6万元。
尽管资金缺乏,人力条件薄弱,但村支书文志辉相信,只有作为村干部先动起来,让群众看到成果,才能增加他们发展的信心。就这样,文志辉负责外部联络协调、整合资源,而杨小春则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维护,化身葡萄园“除草工”“剪枝工”“技术员”“管理员”,风雨无阻在山间园地穿梭。
葡萄种植,品质是关键,也改村创造一切条件,学习引进成熟先进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确保葡萄口感、质量上乘。
“我们对葡萄品质要求很高,请到州内的技术专家给我们指导,他们还给我们直接供苗,对我们基地的葡萄质量和技术都要求很严格。”杨小春说道。
葡萄开园当日,也迎来周边一些群众前来体验采摘、品尝和购买葡萄,面对未来,他们充满信心。
“近年来,我们村秉持着‘党建引领,产业先行’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今年也喜获丰收。下一步,将整合各方资源,不断向上争取资金,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扩大产业规模,把也改村大棚精品葡萄品牌彻底打响。”文志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