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22日

我州多举措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 (记者 聂蕾) 我州油茶种植历史悠久,目前全州油茶累计面积约170万亩(1亩=0.0667公顷),年产茶籽4.25万吨,建有千亩以上油茶生产基地31处,规模油茶加工企业10家。近年来,为深入推进油茶产业的发展,我州以省州下达的油茶生产任务为目标,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为着力点,在合理利用林地资源种植油茶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鼓励林农在符合用地政策的前提下,以整村(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四旁、院落等零星用地空间,因地制宜开展“以株折亩”油茶种植,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黔东南实际的林业产业发展新路径,积极有效地破解油茶扩大种植林用地瓶颈问题。

出台有力政策支持。结合全州油茶产业发展实际,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到2025年全州建成2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并以天柱、锦屏、黎平、从江、岑巩、榕江等县为重点,通过树种结构调整,适度扩大规模,构建优质油茶产业带,扩展油茶加工产业链,拓展销售市场,推动全州油茶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

强化造林用地保障。认真落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做好油茶生产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采伐迹地、低效茶园、低效人工商品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松材线虫病疫区采伐迹地等非耕地国土资源种植或改培油茶。同时鼓励林农利用房前屋后等四旁用地种植油茶,按照油茶造林技术规程折算面积。黎平县探索的油茶“村推户管”发展模式,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入2023年度《林业改革发展典型案例(第四批)》。

激发群众参与动力。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以及家庭林场和合作股份制新型经营模式,带动农户参与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天柱县社学村学堂背的180亩油茶基地,起初由大户承包、26户农户土地入股种植管理,土地入股与经营大户按收益2:8比例分成,由于管理较好,尽管在2022年长期干旱受灾的情况下,生产油茶果4.5万余公斤,收入15.3万元,26户农户均收入1177元,带动季节性就业28人,人均收入1100余元。据不完全统计,全州现有经营主体250家,包括企业76家、合作社139家、家庭农场35家。

--> 2024-08-22 1 1 黔东南日报 c265218.html 1 我州多举措助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