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22日

敖市镇:

“稻+鱼”绿色种养迎丰收 助力群众享“渔利”

图为敖市镇新寨屯村村民垄沟开田、抓鱼

本报讯 (通讯员 梅家斌 李春梅) 黎平县敖市镇依托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推广“稻+鱼”绿色生态种养结合模式,做足稻田文章,一田多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让群众坐享生态“渔利”。

近日,笔者走进敖市镇新寨屯村,放眼望去,田野绿意盎然,微风吹过,稻浪飘香。在即将成熟的水稻下,一条条稻花鱼活蹦乱跳,村民们垄沟开田,徒手抓鱼,欢声笑语溢满田间。

吴国光是当地水稻种植能手,一直沿用传统农耕种植方式,稻田只施农家肥,保持原生态的种养环境。通过“稻+鱼”绿色种养模式不仅保证了大米的口感,还让田里的稻花鱼更加鲜嫩肥美。

“从早上6点多我就来开田排水了,到10点钟开始捉鱼,今天总的捉了75公斤,按照目前稻花鱼的价格每公斤是50元,可以得到4000元。今年,我总的种了8亩田,光稻花鱼的收入就可以得到8000元左右。”吴国光对今年的效益非常满意。

“我种了6亩多田,今天我们捉的鱼大概有200多公斤,比去年增加50来公斤,今年比去年好得多。”村民杨秀军长年养殖稻花鱼,具有过硬的养殖技术,他高兴地告诉笔者,在自己的精心管理下,今年他家的稻花鱼品质非常好。

据了解,“稻田养鱼”是一种稻鱼互利的种养模式,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非常适合山区稻田放养。在稻田里养鱼,进一步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增加了粮食产量,实现了一田多用、一水多用、一季多收、共生共赢,鱼米双丰收。

今年,敖市镇充分发挥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在全镇实施稻鱼综合种养,全镇稻鱼产量约8.75万公斤,产值约437.5万元,户均增收1458元,“稻+鱼”绿色种养成为当地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4-08-22 敖市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65255.html 1 “稻+鱼”绿色种养迎丰收 助力群众享“渔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