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23日

岑巩县岑王村:

金秋梨飘香采摘忙

本报讯 (通讯员 陈昆 沈启照) 初秋时节,岑巩县注溪镇岑王村“五子园”精品水果种植基地的600余亩金秋梨迎来丰收,果农们及时采摘鲜果,供应市场。

这天一大早,岑王村果农王永周就与村民一起,来到自家的金秋梨果园采摘果子。沉甸甸的果实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我家的金秋梨是由我女儿在县城零售,每隔两三天就要来基地采摘一次,每次要摘5到6筐。”正在采摘果子的王永周告诉笔者,他家种植有12亩金秋梨,八月初开始采摘,已经卖了1000多公斤。采摘要持续到9月中下旬,预计总产量2万多斤、收入6万多元。

像王永周这样的金秋梨种植户,在该基地就有70多户,在岑王村的大坪、老屋、李家坡三个村组,几乎家家都有种植。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村民就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开始引进种植金秋梨。

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基地的金秋梨果树不断淘汰、改良、更新,现在的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600亩以上。每年的立秋前后,漫山遍野的金秋梨陆续成熟,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树梢,场面十分喜人。

“我们基地的金秋梨,有一部分是农户自己拿到市场售卖,价格会高一些。大部分都是被周边的水果商贩订购了的,完全不担心销售。”岑王村村委会副主任周良勤介绍,长期以来,基地的金秋梨凭着口感香脆、汁多味甜,收获了大批的“忠实粉丝”,每年采收的时候,就有络绎不绝的客商前来采购。

金秋梨如此受欢迎,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果农坚持做好生态管护,从剪枝、除草、疏果、套袋等环节都是采用人工,不仅保证了金秋梨的好品质,也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

家住基地附近的村民向进军为照顾年迈的母亲,常年在家中务农,农闲之余到基地务工,成为他增加家庭收入的主要途径。“只要自家农事不忙的时候,我都会到基地干活,一年到头怎么也有上万元的务工收入。”向进军说。

除了种植梨子,基地还有李子、桃子、柚子、枣子等水果品种,因此被当地村民称之为“五子园”。为打造好“五子园”精品水果基地品牌,近年来,岑王村在争取项目完善基础设施、每年为农户争取农资补贴、帮助联系更大销售市场等方面持续发力,大力推进精品水果产业发展,让每一颗果实都成为促进群众增收的“致富果”。

目前,该基地种植梨子、李子、桃子、柚子、枣子共1070亩,其中已进入盛果期的果树达900余亩,平均每亩可实现经济收入近4000元,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4-08-23 岑巩县岑王村: 1 1 黔东南日报 c265374.html 1 金秋梨飘香采摘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