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26日

锦屏县:

新质生产力赋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通讯员 王宏模 刘光英) 近日,笔者走进锦屏县生态鹅业发展有限公司种鹅养殖基地,一排排崭新整齐的鹅养殖棚舍赫然矗立,棚舍内,工人们有的在忙着清洗食槽、调配饲料准备投食,有的在捡拾一颗颗硕大的鹅蛋。正值产蛋期的大白鹅,则扑棱着翅膀等待进食。

鹅产业是锦屏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为推动鹅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该县与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苏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在锦屏成立鹅产业研究院,制定并发布了鹅产业方面的10个技术规程,突破传统的养殖技术,研究并推广反季节种鹅养殖技术,占领市场高地。

“在自然繁殖条件下,种鹅一般是在10月到次年的4月产蛋,每年的4月份到10月份是正常种鹅产蛋的空档期,反季节养殖技术填补了这一空白。”据贵州锦屏生态鹅业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李茂锦介绍,反季节种鹅养殖无论是直接销售鹅蛋,还是孵化鹅苗销售,价格高而且还供不应求。

通过与贵州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江苏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锦屏县成功掌握了反季节种鹅养殖技术关键,在饲料的成分、配比、加工,以及鹅舍内的光照、温度等方面运用自如,形成孵化-育种-产蛋的自循环产业体系,拓展了规模养殖空间,提高了产能。

“现在总共有32个大棚,养殖反季节种鹅接近4万只,每天产蛋量接近1万枚。”李茂锦乐滋滋地说。

“我每天把饲料喂好之后就在棚舍里捡鹅蛋,要把蛋分类选好,食槽要洗干净,水盆要洗干净,保持棚内干净卫生。”公司管理员朱法明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员工,在这里负责管理3个棚舍,他每天的任务就是把种鹅管护好。

如今,锦屏县已经建有种鹅养殖、鹅蛋孵化、鹅苗育雏、商品鹅养殖四大类型的基地。2023年,全县鹅产业产值5.65亿元,其中,养殖端产值0.51亿元、加工端总产值5.14亿元,产业效能得到有效提升。下一步,该县将围绕产业需求,着力引进培育一批鹅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补齐产业链条,拓展全产业链增值空间。同时,不断选育品种,推进标准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打牢产业关系链,促进鹅产业高质量发展。

--> 2024-08-26 锦屏县: 1 1 黔东南日报 c265567.html 1 新质生产力赋能鹅产业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