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宏模 龙煜) 初秋时节,锦屏县敦寨镇罗丹村种植的各种特色喜获丰收,果农正忙着采摘、搬运、销售,现场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悦。
“我们每年都来这里收购水果,这里的水果品质、口感都好,在桂林市场很抢手。”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客商付廷波说。
果农刘坤俊,正在自家果园里开着三轮车,把一筐筐刚采摘的金秋梨搬运到客商的大货车旁,称重、装车、销售。
“我家种有金秋梨5亩、椪柑4亩,每年收入8万多元。”虽然汗水浸湿了衣服,刘坤俊脸上却写满笑意。
刘坤俊从1987年开始种水果,30多年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果树的种植和管理中。通过多年的精心栽培,原来种下的一棵棵小树苗,如今变成了发家致富的“摇钱树”,不仅绿了山头,也富了农家。
“靠种果树,我供3个儿子大学毕业,他们现在都参加工作成家立业了。”刘坤俊自豪地说。
在果农吴团容的桃园里,一颗颗又大又红的桃子挂满枝头。吴团容种植水果有16年了,他的果园主打的是“产业+旅游”的自由农业模式,这种多样化、季节化的水果产销方式,非常受游客欢迎,这也让他家的日子越过越甜蜜。
“今年收入大概16万元,通过种植水果,现在家里买了小车,房间都安装有空调,生活越来越红火。”吴团容开心地说。
而在罗丹村村集体合作社种植的阳光玫瑰园里,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果实缀满藤蔓,几位村民正忙着采摘、称重、包装、销售。阳光玫瑰是该村合作社发展种植的精品水果之一,价格可观,颇受消费者青睐。
“今年我们合作社的阳光玫瑰、夏黑这些水果,全部卖下来有26万元左右。”村民刘明祥说。
据了解,2020年以来,罗丹村以“党建+”模式,成立村集体合作社,带头发展精品水果种植,统筹拓展水果销售渠道,补齐产业基础设施,并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帮助下,建立水果冷库,种草养牛施肥果树,以种养结合的方式提升水果品质,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果农实现经济增收。目前,该村以种水果为主的农户有60户,其中每年收益达到10万元以上的有12户。
目前,罗丹村金秋梨、葡萄等特色水果种植面积有1400余亩,几乎每家每户都有属于自己的果园,罗丹村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水果产业特色村。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