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28日

立足办学定位 构建“四大体系”

——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模式

(上接第一版)

聚焦特色办学功用,构建集成系统的学科教育体系。因地制宜优化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定期举办课程思政展示交流活动和课程思政示范引领大赛,遴选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优质课堂,努力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编撰《民族刺绣》《民族蜡染》《苗侗医药》等校本教材和讲义,开设《音乐欣赏》《舞蹈欣赏》等美育课程、《中国民间艺术》《中国民风民俗》等选修课程和苗侗银饰刺绣蜡染技术、苗侗医药技术、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民族歌舞等民族文化类特色课程,将苗侗民族的优良传统融入大学生德育教学,将风雨桥、鼓楼苗侗设计建造技术融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将水鼓舞、高脚马、板鞋等民族文艺、体育项目融入体育课程。通过构建学科教育体系,实现了用丰富多彩的课堂、引人入胜的景观、博大精深的文化润泽人心,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师生的心灵,提升了素养,让灵魂得到洗礼与升华。

聚焦交融互嵌功业,构建多元丰富的实践服务体系。强化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众创空间、技能实训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五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设,举办校园非遗文创市集活动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活动,培养了一批创新创业优秀个人和团队。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戎耀一生·医路守护”志愿者服务团队,为志愿军老兵开展康复治疗、心理疏导、记录整理抗美援朝口述史。成立雅言工作室,宣传和推广普通话。承办第22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闭幕式,学院获批省级语言文字达标学校,并命名为贵州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举办民族团结进步知识专题讲座、中华经典诵读、“非遗传承,健康生活”非遗体验、“百名师生同绘百米百节”民族画卷等活动,多元化展示民族文化魅力,多形式践行中华民族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让各民族学生在实践中深刻感悟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 2024-08-28 ——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模式 1 1 黔东南日报 c265917.html 1 立足办学定位 构建“四大体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