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玲 潘文) 近日,在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幸福社区的乡愁菜园里,8万多株西红柿迎来了入秋后的头茬采收。
望着挂满枝头的西红柿,幸福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万胜军喜上眉梢:“今年预计采收2.5至3万公斤西红柿。我们与企业签订了保底收购合作协议,这些西红柿果形好、品质高,价格又实惠,销路根本不用愁。”
今年以来,幸福社区共投入衔接资金68.53万元,以“社区+农户+公司”模式,对社区集体土地进行提质改造后,根据地理位置、土质等特点发展种植西红柿60余亩,产出后由公司进行保底收购,扣除所有成本及人工费用等支出外,剩余净利润每年抽出一定比例用于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其他部分则用于对社区老弱病残、低收入户等重点人群实行年底分红,将“用之于民”具象化。
作为壮大社区集体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幸福社区的乡愁菜园承载起了社区集体及居民的增收梦,从春天开荒到秋天收获。社区还聘请了10多位居民为管理员,让他们在管护和销售等环节中务工增收。看着自己精心照料了两个多月的西红柿,社区居民兼管理员杨发连感慨道:“来到幸福社区后,老人、小孩都可以照看,钱也挣到了,这就是我们要的幸福。”
“通过发展社区产业,我们很有信心让今年社区集体经济较去年能实现翻几番。”谈及近几年的变化,万胜军欣慰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