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29日

天马镇:

丰收时节晒秋忙 便民服务解民忧

本报讯 (通讯员 杨豪) 一年好景秋收至,最是别样晒秋时。近日,走进岑巩县天马镇雷公田村委会,院子遍地“黄金”,农户手持农具,穿梭在晒粮大坝里,熟练地翻晒玉米、太子参等作物,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

为方便群众晒秋,天马镇组织各村将党群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等公共场所变为晒粮大坝,既有效解决了群众晾晒场地难题,又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民族团结情怀在亲民举措中愈发深厚。

“太子参洗干净后,就直接运到村委会进行晾晒,坝子又大又干净,村干部还会帮忙照看,方便得很嘞。”看着金灿灿的太子参,雷公田村村民吴开文赞不绝口。

以往,吴开文都会为晾晒场地发愁,自从知道村委会可以晒粮后,没有了“晾晒”之忧的他发展产业的信心更足了。今年他家种植了50余亩太子参,分批在村委会院坝上晒干、洗净、装袋,然后运到施秉县进行收购。

除了提供晾晒场地,天马镇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多方资源,积极争取项目,深化村企合作,以基建“硬保障”提升粮食产地烘干能力,为颗粒归仓按下“确定键”。目前,已投入使用种子生产加工服务分中心1个,促进杜麻村、白岩坪村与贵州粟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利用烘干塔实现高粱就近机械化烘干。

“机械化烘干是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中的关键一环。利用技术手段晒粮烘粮,降低烘干成本,提高了收储效率,有效实现促农减损、助农增收。”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说。据悉,天马种子生产加工服务分中心已实现谷物装载、清选除杂、烘干出仓一体化,配备烘干设备10台,一次性可容纳种子5万公斤。目前,已烘干出仓种子1.55万公斤。

近年来,天马镇始终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提升服务“软实力”与建强基建“硬保障”共同着手,团结多方力量,创新思路方法,持续优化便民服务举措,着力延伸公共服务职能。今年,天马镇便民服务中心及7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推进落实政务服务“一窗通办”,优化群众服务。组织开展民族团结宣讲、爱心义诊、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800余次。同时,统筹推进河道治理、农贸市场提质增效、产业路建设等民生项目8个,已投入使用2个。

--> 2024-08-29 天马镇: 1 1 黔东南日报 c266029.html 1 丰收时节晒秋忙 便民服务解民忧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