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舒舟) 时下正值冬瓜成熟季节,走进岑巩县思旸镇盘街村冬瓜种植基地,一个个饱满壮硕的冬瓜缀满藤蔓,20余名村民穿梭在田地里,手拿肩扛,忙着采摘、搬运、打包、装车,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在镇农技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基地的冬瓜采用‘吊种’方式,以前一亩地只能种400株,现在用竹架把冬瓜吊起来种能种600余株。‘吊种’种出来的冬瓜,能避免接地部分出现‘白皮’现象,成熟后通体油绿、品相好、耐贮运。”盘街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边兴鹏介绍道。
据了解,盘街村乡村振兴党员示范基地种植有青皮冬瓜40余亩,亩产0.75万公斤,总产值可达36万元。目前已采收完第一批,主要销往广州及其他粤港澳大湾区,客商反映好,第二批预计9月初采收。
“从冬瓜移栽瓜苗、灌溉、施肥、采收,我都在这里干活,每天有80多元的收入,一个月能挣2500元,还能照顾小孩,非常开心。”盘街村新塘坪组妇女杨华珍乐呵呵地说。
2023年,盘街村赶超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认定名单。依托“菜篮子”生产基地的认定,今年该村积极发展包菜、豇豆、分葱、冬瓜、辣椒、红薯、杂交水稻制种、西葫芦、白菜、青菜等10余种特色产业种植,预计可为村集体增收180万元,带动200余名群众就近就业。
盘街村乡村振兴党员示范基地是思旸镇发展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思旸镇以“强村富民”行动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四联双增”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建强战斗堡垒,壮大特色产业。通过接茬轮作、以短养长,发展羊肚菌、西葫芦、竹荪、辣椒、菊花黄心菜、青口白、山羊、石花猪等特色种养业,以产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增收,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的乡村振兴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