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钰莹) 近日,笔者走进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车河村“稻蛙共养”基地,一个个共养大棚映入眼帘,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稻花香气,不时传来“呱呱”的蛙鸣声,和潺潺流水声交织在一起,奏响美妙的丰收交响曲。
“稻蛙共养”模式是一种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青蛙喜阴,爱吃稻田里的虫子,水稻可以为青蛙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青蛙的粪便还能够作为稻田天然的肥料,这样种出来的水稻不需施肥、不打农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真正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我们村水资源较好,很适合牛蛙养殖,今年是我养殖牛蛙的第三年,在前两年的基础上,今年我带动了村里更多农户加入牛蛙养殖产业。”车河村村委会副主任舒选云介绍说,基地通过合作社的方式进行养殖,成熟后联系合作公司进行统销,这样能够减少成本,保障村民稳定增收。
据悉,今年车河村养殖基地共引进了140万尾蛙苗,预计收益120万元,养殖面积增加到140亩,产业覆盖增加到11户。
今年以来,羊桥土家族乡围绕“两主导、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做足“稻+N”接茬产业布局文章,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全方位、多途径挖掘土地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新动力。
下一步,羊桥土家族乡持续通过党建引领,紧紧围绕“两主导、多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做足“稻+N”接茬产业布局文章,采取“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全方位、多途径挖掘土地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新动力。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