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8月30日

织密“一张网” 服务“无盲区”

(上接一版)

织密“外网”:外出务工有“劳务站”

“劳务站吗?我姐妹俩从东莞辞工来佛山了,请帮忙找找工作。”今年6月2日,黔东南驻广东佛山劳务协作站工作人员接到黔东南籍务工人员王志珍的电话,立即驱车将她和姐姐王志美接到劳务站安顿下来,并通过多种渠道寻找适合她们的就业岗位。

王志珍姐妹都已50多岁,文化程度也不高。经劳务站与多家企业对接、岗位推荐,她们选择了广东东泰五金精密制造公司提供的岗位。这家公司是粤黔协作共建稳岗就业基地,长期支持和吸纳黔东南籍务工人员就业,得知王志珍姐妹情况后,主动提出降低岗位条件安置她们就业。

在加强驻外劳务站建设的同时,我州还注重培育劳务带头人,把他们变成流动“劳务联络站”,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黎平县水口镇岩湾村的潘启年,1995年只身到佛山打拼,从进厂务工到自己创业当老板,再到经营3家五金厂年销售额3000万元,带动贵州老乡近百人在佛山稳定就业。

近年来,我州加强与广东佛山、浙江杭州等劳务输出集中地开展劳务协作,建立“驻外劳务协作工作站+劳务就业基地+企业+劳务带头人”的省外就业服务体系。目前,全州已建立或协管驻外劳务协作站42个、建成东西部劳务协作稳岗就业基地213个,培育选树劳务带头人702人,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在省外稳岗就业93.73万人。

织密“云网”:线上服务有“指尖站”

今年5月的一天,家住黄平县新州镇的袁玉玺,来到凯里市城区找工作,在街上看到了宣传推广“苗侗就业通”的公益广告。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在“苗侗就业通”微信小程序上注册了账号,并向平台里的几家招工企业投递了简历。

“真没想到,两天后我就接到了面试电话通知。”袁玉玺顺利通过面试,被贵州哆蝶商贸有限公司录用,从事办公室行政工作,月薪4000多元。

今年1月,州人社部门开发上线“苗侗就业通”微信小程序,提供就业政策宣传、职位发布、简历查询、邀约面试、供需信息匹配推送等线上就业服务,为劳动者搭建起了“指尖就业服务站”。自上线运行以来,“苗侗就业通”有企业注册1211户、求职人员注册2.1万余人,发布用工岗位2.8万个。

与此同时,我州还引进粤港澳大湾区优质人力资源机构,创建智能“一站式”求职招聘服务智慧市场,定期举办线上招聘会;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创新开展“直播带岗”“线上招聘”等线上就业服务活动,拓展“指尖就业”服务渠道。今年以来,全州开展线上招聘、直播带岗等线上就业服务活动238场次,点击围观14万人次。

--> 2024-08-30 1 1 黔东南日报 c266229.html 1 织密“一张网” 服务“无盲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