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龙思全 杨育森) 今年以来,我州深入推进现代化工业产业体系建设,围绕玻璃制造、铅蓄电池生产等产业开展延链、补链、强链,集群效应释放出了新活力,前7个月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
石英砂是玻璃制造必不可少的原料,我州现已探明石英砂资源储量约4亿吨,为我州打造玻璃全产业链奠定了良好基础。位于凯里市的新庄1号这片矿山,每天可向十公里外的三家玻璃制造企业供应矿石约5000吨。
“光伏玻璃它所用的原材料虽然和浮法玻璃是一样,但是各个成分的标准是严于浮法玻璃。”贵州黔玻永太公司生产质量总监周刚说,光伏玻璃用的矿砂,含铁量要求在120PPM以下。所以公司提前谋划,组织研发团队组建酸洗厂,攻克了降低矿砂含铁量的技术难题,为光伏玻璃生产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依托石英砂资源,黔玻永太不仅建成了一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去年追加投资的“一窑五线”光伏玻璃生产线在年底顺利点火,成为了省内首条千吨级光伏玻璃生产线,光伏玻璃产品也于今年8月14日正式导入全球光伏组件供应链。
近日,在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一部充电车间,记者看到一排排自动加酸机设备运转不停,电池加完酸后整齐排列进入水浴槽,自动有序地流转至下个生产环节。
天能集团贵州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动力电池龙头企业天能集团布局西南市场的重点建设基地。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该公司今年累计投入1亿余元进行科研创新,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力争公司年产值在去年38亿元的基础上,增加到45亿元。
当下,在我州各工业园区,处处呈现着热火朝天抢抓生产的震撼场景。聚焦资源优势,我州明确加快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强化科技赋能企业发展,全力做好企业生产要素保障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州规模以上工业持续快速增长,主导产业提速明显,其中,省级明确支持我州发展的两大主导产业硅精深加工、民族特色食品及民族医药,前7个月分别同比增长83.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