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红梅) 近年来,锦屏县平秋镇聚焦“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坚持党建引领,强化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打好为民服务“红色牌”、经济发展“金色牌”、环境宜居“绿色牌”,绘制乡村振兴新画卷。
强化党建引领,打好为民服务“红色”牌。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认真完成“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规定动作,强化督导检查,由镇党建工作办公室对8个行政村党支部日常工作进行督查,提高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增强党建工作服务群众、发展产业、治理乡村的引领力。同时,选优配齐基层党支部书记,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壮大基层队伍,通过开展擂台“大比武”、培训教育等活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干部履职能力。截至目前,平秋镇8个行政村均配齐党支部书记,组织开展督查工作7次,擂台“大比武”2次,培训7次。
壮大特色产业,打好经济发展“金色”牌。平秋镇立足深厚的侗乡文化底蕴,探索“党建+企业+农户”的模式传承和发展侗族刺绣产业,定期组织绣娘参加刺绣技能培训,为在家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同时,利用气候、海拔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全镇范围内广泛推广茶叶、罗汉果、辣椒等经济作物,加快构建“一村一产业”发展格局,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截至目前,平秋镇共种植茶叶1867亩(1亩=0.0667公顷)、罗汉果200亩、辣椒900亩,带动群众就业300余人。
突出生态优美,打好环境宜居“绿色”牌。平秋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一方面,组织党员、志愿者、公益性岗位等多方力量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营造“干净、优美”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着力于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打造和美乡村,向上级争取专项资金用于建设产业路、灌溉水渠、抗旱机井、农产品晾晒场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截至目前,平秋镇共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18次,建成石引村产业路1条,灌溉水渠约1万米,抗旱应急机井3个,农产品晾晒场4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