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曙光
8月29日上午,在鄞州区下应街道景湖社区茶亭的“公益裁缝角”,慈善义工张佩波双手扶好布料,娴熟地踩着一台缝纫机。在缝纫机针头的不断运动中,线脚走得又直又密。很快,被套上的破洞看不见了,用力扯一扯修补过的地方,很结实。(据8月31日《宁波日报》)
据报道,不少高龄独居老人眼睛花了,“小缝小补”成了困难事。为此,景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在茶亭里设立了“公益裁缝角”,为有需求的居民们提供免费缝补服务。同时还成立了由党员志愿者、以老助老爱心社志愿者、青少年志愿者等组成的“幸福合伙人”队伍,除了提供免费裁缝服务外,还有“爱心午餐”“夏送清凉、冬送温暖”“幸福来敲门”等特色服务。其中“爱心裁衣班”自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向宁海县福利院捐赠过300多件上衣,还曾制作200多条西装裤捐赠给湖南溆浦和吉林延边有需要的家庭。
俗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尽管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过程仍然少不了修修补补,假如没有裁缝铺、修理摊这类小修小补之类的摊点,市民如果平时想修点东西或补点啥的,确实成了一件十分头疼的事情。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孤寡独居老人,他们平时节省惯了,旧衣物舍不得丢,所以对他们来说缝缝补补是常有的事情,可由于年纪大了,又老眼昏花,平时再也干不了针线活了,也只能靠找裁缝店、修理摊帮忙解决。
笔者以为,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街道景湖社区率先推出的“公益裁缝角”,并专门配备手艺娴熟的裁缝师傅为居民服务,此举真正迎合了社区广大居民的所需所求,有了“公益裁缝角”,居民日常缝扣、锁边、换拉链、改裤脚、补破洞等小修小补,再也不用东奔西走了。希望这样的“公益裁缝角”多些,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