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张玲 欧仕英) 近年来,麻江县坝芒乡以坝区为抓手,坚决将农村产业革命进行到底,努力将坝区打造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样板田”“科技田”“示范田”,持续推进坝区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群众增收、乡村振兴持续发力。
强特色、优布局,规模化发展强基础。坝芒乡基于各村资源特色,选择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1—2个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培育,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农业格局。积极将坝区建设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坝区发展与农户利益相结合,初步探索三村联合,推动水城、坝河、栗木三村抱团发展,按照“1万亩蔬菜保供基地”的总体布局,构建以黄瓜+蔬菜为主导,与全县的“酸+”产业、生猪产业深度链接,选准种植“辣椒+(红菜薹)”“生姜+(魔芋、大葱)”等,推进坝区产业“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截至目前,三村联合建成5600亩坝区蔬菜产业基地,种植2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主体29个面积3023.7亩。在充分考量的基础上,根据各村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及交通条件,合理规划农业产业区域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实现了村民致富增收、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
育龙头、延链条,精深化加工提效益。该乡深入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支持企业强强联合、同业整合,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物流、销售、服务一体化发展,龙头企业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充分联农带农,形成了培育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农民的格局。大开田村党支部引进四川竹笋加工公司租赁加工厂,发展竹笋加工,助力群众开展竹笋采摘增加收入,带动73户94人就业,增加农户收入累计3.5万元。各村党支部立足实际,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订单农业、股份合作等方式,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塑品牌、拓渠道,市场化营销提竞争力。水城、坝河、栗木三村围绕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同构为基本路径,加强与“大湾区”对接,共同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打造5600亩蔬菜示范区,每亩劳务工资突破3000元,年劳务工资超过1500万元;带动村级集体经济累计均超过70万元,引进的30多个种植主体拉动社会增收(农资采购)1200万元,为周边200余名群众提供较为稳定的就业岗位,形成“集体+农户”的利益共同体,不断巩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名号。栗木村充分借助土地资源优势,发展“林蜂”等特色经济,创新完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经营体系,强化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主体培育和扶持 ,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创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