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04日

瓜果飘香季 采摘正当时

——我州各地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立秋过后,黔东南大地皆是丰收景象,田间地头尽是欢欣笑颜。

眼下,正是葡萄成熟上市的好时节。今年,黎平县2600多亩(1亩=0.0667公顷)精品葡萄喜获丰收,预计产值3000多万元。

近日,记者走进黎平县高屯街道潭溪葡萄园,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藤蔓,清香扑鼻,甚是惹人喜爱,也吸引了大量市民到葡萄园体验采摘。

“我们就是体验采摘的乐趣嘛, 周末带小孩来这里采摘,我觉得很合适。”市民潘虹说。

进入葡萄销售旺季,潭溪葡萄园负责人石斌昌每天都要在葡萄园里忙着采摘、打包、发货。石斌昌高兴地告诉记者:“葡萄园面积40多亩,种有巨峰、阳光玫瑰、夏黑等品种,并且今年阳光玫瑰已进入盛产期,每天新鲜上市产品供不应求,大概产值在40万元左右。”经过精心管护,园里的葡萄长势喜人,产量和品质较往年有所提高。

中潮镇上黄村赵光英种养业水果专业合作社基地的葡萄也迎来了丰收,吸引不少游客到葡萄园采摘游玩。据负责人赵光英介绍,由于今年良好的天气加上精心管理,葡萄产量与品质都实现了提升。

近年来,黎平县将葡萄种植作为精品水果发展的优势产业,大力引导群众及合作社积极种植优质葡萄,并借助葡萄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据了解,今年全县共在德凤、龙形、高屯、中潮、德顺等乡镇(街道)种有葡萄2625亩,预计葡萄产量3484吨,产值3000余万元。

初秋时节,正是金秋梨成熟上市时期。在三穗县桐林镇半溪村千亩金秋梨种植基地,棵棵梨树枝头硕果累累,果农们正忙着采摘、选果、销售,金秋梨已成为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走进半溪村金秋梨种植基地,阵阵果香扑鼻而来,让人沉醉不已。在棕色的纸袋里,藏着一个个惹人垂涎的梨子,在阳光照射下格外惹人喜爱。果园里采摘金秋梨的果农们正忙个不停,在另一边的坝子上,果农和前来收购的果商一起分拣、称重、装车,处处弥漫着收获的喜悦。

半溪村凭借良好的气候和优质的土壤条件,加上无公害科学种植和精心管护,使得多年来种植的金秋梨具有果大、皮薄、核小、含糖度高的特点。每年一到金秋梨成熟的季节,各地客商纷纷慕名前来蹲点收购。

近年来,桐林镇半溪村抢抓政策机遇,积极引导群众种植金秋梨,还从技术指导、拓展销路、果园管护、品种改良等方面为种植户提供帮助,激发农户种植果树的积极性,推动特色产业有效发展,化“甜蜜”产业为“甜蜜”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黄平县一碗水乡印地坝村的八月瓜也将迎来丰收,浓浓的果香弥漫在瓜棚中,翠绿的瓜藤间缀满了一个个新鲜饱满的八月瓜。昔日零星长在山间的野果,如今摇身变成了能够给村民带来经济收入的“致富果”。

近日,记者来到一碗水乡印地坝村八月瓜种植基地,果园里一株株翠绿的八月瓜藤长势喜人,绿油油的叶片下,一串串八月瓜密密匝匝。基地负责人常诚满脸笑意地在基地里察看八月瓜长势情况。

“当前,基地的八月瓜均已挂果,预计在9月初可成熟采摘。”常诚介绍道。

据了解,印地坝村有着丰富的水资源、适宜的气候与便捷的交通区位,适合八月瓜的种植、往外运输和游客采摘。2017年,常诚在当地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建立了八月瓜种植基地。采取“村集体+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进行管理,不仅壮大了村级产业和村集体经济,同时也为周边300余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平均每人每年务工收入5000元以上。

--> 2024-09-04 ——我州各地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1 1 黔东南日报 c266787.html 1 瓜果飘香季 采摘正当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