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04日

抗洪救灾展水利风采 向险而行筑安全堤坝

—— 记黔东南州2024年防汛救灾抢险先进集体黄平县水务局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启悬

今年6月28日至29日,黄平县多个乡镇出现特大暴雨,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导致水库、水电站、山塘、防洪堤、河道等多项水利设施水位迅速上升,部分水利设施超水位运行,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面临着严峻考验,在强降雨的袭击下,全县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了严重损失。面对严峻的汛情,黄平县水务局切实履行职责、沉着应对、指挥得当、措施得力,将水库、水电站、重点堤防、山塘等水利设施的损失降至最低限度,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汛”为令主动作为

汛期发生以后,黄平县水务局高度重视防汛抗洪工作,及时部署、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扎实做好防洪抗灾准备工作。29日凌晨,水务局主要负责同志在接到防汛值班室的紧急情况汇报和省、州主管部门、气象部门的预警信息后,及时核实雨情水情和全县水库(水电站)、山塘、河道运行情况、水位情况,立即召集班子领导、水库技术负责人召开应对特大暴雨防汛工作部署会,要求压紧压实“三个责任人”职责,班子领导各带一队奔赴水库、水电站、山塘河道一线现场,了解一线情况,同时要求防汛值班人员和水务全体干部迅速归位,以“战时状态”应对强降雨。领导班子以上率下、全力投身防汛抢险工作,分赴各联系乡镇和重点水库第一时间查问题、排隐患、除险情。

精准调度排险解难

暴雨肆虐、洪水汹涌的危急时刻,黄平县水务局迅速组织干部争分夺秒投入到防洪救灾战斗中去,展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三个责任人”第一时间奔赴各水利工程现场,对水库、堤坝、河道等进行严密监测和巡查,他们冒着狂风暴雨,仔细查看每一处可能存在的隐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

在两岔河水库,该局根据气象台降雨预报,精准调度,通过预泄腾库、开闸泄洪、满负荷发电等方式提前对两岔河水库开闸泄洪,清腾库容,为新一轮强降雨提供充足库容。为保证两岔河水库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局每天安排3名同志24小时坚守在两岔河水库,吃睡就地解决,同时根据省州对两岔河水库水位运行调度要求,结合下游施秉县、镇远县和岑巩县洪峰流量情况,采取了拦洪削峰和错峰、三次提闸放水等方式逐步加大泄洪流量,有效减小下游水库压力,为下游群众安全转移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在谷陇镇上关田山塘,由于山塘建设年代久远且施工工艺为土坝,泄洪能力不足,导致洪水漫堤。在这随时有可能溃坝的关键时刻,该局组织调配大量的防汛物资,抢险队员们不顾个人安危,肩扛手提,利用抽水机加快排水且用彩条布、沙袋、石料等减小流水对背水面的冲刷,为险情地段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线,阻挡洪水的侵袭,最终这一险情得到有效化解。

为了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水务局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及时发布洪水预警信息,协助乡镇政府组织群众转移安置,他们挨家挨户排查,确保不落下一人,将群众安全转移到临时安置点。

扎实做好灾后重建

洪水逐渐消退后,该局又迅速投入到灾后恢复工作中。组织人员对水利设施受损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评估,制定修复方案,尽快恢复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同时,积极开展河道清淤、堤坝加固等工作,提高防洪能力,为应对下一次可能到来的洪水做好充分准备。

洪灾过后,该局抽调人员组成南、中、北三个工作组分赴全县11个乡镇对水利工程的受损情况进行统计和核实,并于7月2日至5日安排1名干部对全县38座水库按“三级责任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

由于洪灾造成的水毁水利工程数量多、涉及面广、损失大,修复水毁水利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该局为及时做好水毁水利工程的修复工作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方面,对于损失不大,且较易修复的工程,由各乡镇和村委会组织和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进行修复;另一方面,对于损失较大,短时间内难以修复的工程,由水务局统一规划逐级进行上报,争取上级的资金补助组织进行修复。

黄平县水务局奋勇争先、挺膺担当,全力投入到防汛救灾抢险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部署周密、措施得当、信息准确、救援得力,在洪水汹涌时用实际行为人民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堤坝”。

--> 2024-09-04 —— 记黔东南州2024年防汛救灾抢险先进集体黄平县水务局 1 1 黔东南日报 c266798.html 1 抗洪救灾展水利风采 向险而行筑安全堤坝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