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江华) “走访群众1285户,解决实际问题1437个,协助村里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卫生大扫除16次……”近日,台江县施洞镇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村干部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该镇“进村入户周”的推行。
为进一步加强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的帮扶力度,施洞镇坚持减负不减责、减量不减质,聚焦收入数据采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群众满意度等内容,推行“进村入户周”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各项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手把手+实打实” 帮助群众改善环境卫生
“感谢你们的帮忙,房屋卫生干净了很多。”施洞镇清江村村民吴光荣对帮忙清理卫生的帮扶干部连声道谢。
自进村“进村入户周”推行以来,施洞镇各帮扶干部入户帮助群众打扫房前屋后的环境卫生,手把手整理客厅、厨房、卧室等,及时帮助群众收拾乱堆乱放的杂物,整理闲置的庭院,确保人居环境干净卫生。
不仅如此,施洞镇将周二大扫除与进村入户周结合,组织帮扶干部、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对村寨的院坝、道路、沟渠、河道等公共区域、卫生死角进行“全覆盖、拉网式”的环境卫生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据了解,此次行动整治生产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私搭乱建、庭院居室卫生共计854处,实打实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问题,有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面对面+心连心” 提高群众满意度认可度
“帮负干部对我们吃的、用的、住的以及孩子读书情况、收入等都详细问道,很用心。”芳寨村村民杨新岩说。
“进村入户周”推行以来,施洞镇帮扶干部深入群众家里,面对面同群众交流,用心采集群众的收入信息、教育信息、就业信息等,以“检查+宣传”的方式走进群众家中,开展防溺水宣传和消防隐患排查,并提出防范措施和意见,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
“向群众宣传一次性交通补贴、到户产业奖补等利民惠民政策,通过与群众吃连心饭,干连心活、谈连心话,详细了解群众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就业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及时给予帮助解决,不断提高群众对我们帮扶工作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帮扶干部吴佳林说道。
入村入户,更要入脑入心。对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具体做什么、怎么做,施洞镇下发工作提示,对帮扶干部、帮扶单位、村级指挥所都做了详细的指导和要求,确保帮扶干部到村开展帮扶工作有方向、有成效。
“一对一+点对点”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群众有问题,干部来解题。面对群众生产生活上的急难愁盼问题,各帮扶干部主动作为,深入群众家中,一对一点对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70多岁的岗党略村村民姜光二行动不便,每年的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对他来说就是个难题。昔日,需要跑到镇政务中心或活动室才能认证。而今,帮扶干部了解到他的难题后,主动对接镇上,镇干部上门服务完成认证。“在家就能认证,很方便。”姜光二感叹道。
这只是施洞镇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推行“进村入户周”以来,各帮扶干部结合自前期帮扶工作帮助务工群众申请一次性交通补贴,申报到户产业奖补,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等,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目前,该镇帮扶干部共帮助群众申请一次性交通补贴1416人;申报到户产业奖补310户,涉及资金274.85万元;认证养老保险待遇资格21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