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09日

“尊师重教”功夫更在节日外

○ 张西流

今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开展主题活动,问候全体教师,表彰优秀教师,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已成为教师节的“保留节目”。特别是,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各地党政一把手纷纷看望慰问教师,使广大教师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也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将会以更加扎实、勤奋的工作,努力做出更好的业绩,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让师德在岗位上发光,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为此,教师节期间,全国各地将广泛开展教育系统“时代楷模”选树宣传活动、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教师节主题“感人瞬间”微视频展播、全国优秀特岗教师事迹宣讲、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宣传、“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新时代教师新形象线上宣传、教师免费游景区等活动。特别是,教育部要求,各地各校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强化榜样引领感召,挖掘宣传身边可学可做的教师模范典型,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

众所周知,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历史上,但凡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无不重视教育,无不尊重教师。古人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可见,尊师重教,功夫更在节日外。这就要求,尊师重教,不仅是在教师节提起的一句口号,也并非是走过场似的送给教师鲜花和掌声。再者,学生给教师送礼,不是尊师重教,那是“坑师损教”;大讲排场的“谢师宴”,也不是尊师重教,那是部分家长借尊师重教之名,大兴请客送礼歪风。

尊师重教,就是政府和教育部门,把每一天都当成教师节,把教育当作一项民生工程,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关注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关注学校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只有当这种政府行为,逐渐转化为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社会共同努力时,尊师重教的思想观念,才会潜移默化地入口、入眼、入脑、入心。

--> 2024-09-09 1 1 黔东南日报 c267417.html 1 “尊师重教”功夫更在节日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