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姚 宁 通讯员 王成军 摄影报道
金秋时节,麻江县龙山镇共和村种植的辣椒迎来丰收,红彤彤的辣椒挂满枝头,映红了村民致富路。
今年以来,共和村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全村共种植辣椒400余亩,并成功带动周边群众扩大种植规模至3000余亩。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利用了土地资源,还激发了村民们的种植热情,形成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经过精心培育和科学管理,今年辣椒长势喜人,亩产量高达1500公斤,预计总产值可达约148.5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共和村的成功得益于“公司+党支部+高校+合作社”这一创新模式的强力驱动,同时也离不开佛山南海区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南农大的大力支持。公司提供市场信息和销售渠道,确保产品销路畅通;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引领村民团结一心、共谋发展;高校则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支持,帮助解决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合作社则作为桥梁纽带,将各方资源有效整合,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
共和村的辣椒丰收,还积极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据统计,今年辣椒种植过程中,共吸纳了超过200人次的村民参与务工,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平均每人每月收入增加了约500元。这不仅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生活水平,让村民们真切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和幸福。
“龙山镇积极探索组织推动、能人联动、企业带动模式,与企业合作,引导能人大户发展酸汤原料辣椒种植,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双增收。下步,共和村将持续深化‘公司+党支部+高校+合作社’的合作机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努力将辣椒产业打造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同时,还将积极探索更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龙山镇党委书记韦涛说。
辣椒红了,农民笑了。共和村的故事,是乡村振兴道路上一个生动的缩影,它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也为我们展示了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农村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