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通讯员 周燕
关心每一个学生,将一个个后进生变成优等生。他说,这是职业带给他的价值感;
将传统体育融入校园,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他说,这是教育人的初心使命;
他,就是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小学校长——高纯。他扎根乡村25年,从一名普通的教师成长为黔东南州2024年唯一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称号的优秀教师。他说,这是一生最美的勋章。
奔赴热爱 执着坚守
1999年,20岁的高纯从凯里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怀揣青春梦想,通过分配成为岑巩县水尾镇马家寨小学的一名身兼数科的“全科教师”。
在教学工作中,他深研考纲,“吃透”教材,用心备课,采取“培优辅差”“重奖轻罚”“多奖少罚”的方式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所带的班级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名列乡镇前列,多次获得水尾镇及县级表彰。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带着关爱与责任,高纯骑着二手摩托车穿梭于不同的家庭,以常态化家访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提升家校协同育人水平。骑行家访的10多年间,坏掉了3辆摩托车,用真心真情无数次地把即将误入歧途的学生拉回正轨。
“读书是农村孩子最好的出路,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孩子们找准人生坐标,指引和守护他们筑梦前行。”高纯说。
以爱为源 润物无声
2001年,仅仅从教1年的高纯第一次接手六年级毕业班,当时该班的数学平均分只有35分,不仅排名全镇倒数第一,学生还普遍存在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习惯。
“当时接到这个重任也很头疼,满脑子想的是无论如何也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 困难压力面前,高纯选择了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用一滴滴汗水与无数心血去浇灌这一园缺乏生机的幼苗。
那时,作为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高纯和语文老师一起,利用周末、节假日的休息时间,无偿给孩子们补课,从一笔一画书写、1+1计算开始教,不会就重教,写错就重来。
一年后, 孩子们不仅在一笔一画的认真书写、有错就改的反复训练中,扭转了厌学情绪和不良习惯,还在全县教学质量评比中获得三等奖 。在此后的七年里,该校在全县的教学成绩评比中一直保持着二、三等奖的好成绩。
“高校长喜欢差生,在他看来,把差等生变成优等生,更能体现出教师的价值。”马家寨小学教师吴展说。
工作中,高纯还参与了1999年9月学校申报国家体育、卫生先进单位和2008年申报全国奥林匹克示范校,最终这两项由国家部委颁发的奖章花落马家寨小学。
精准定位 以特促优
甩着呼啦圈跳健身操、踩着高脚马跳绳、用陀螺开展五环竞技……在马家寨小学的 “大课间”上,孩子们各显神通,健康的体魄、飞扬的情绪、进取的精神在一个个高难度的动作中充分展现。
围绕“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办学方针,2022年, 已主持学校工作8个年头的高纯,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带领全体教职工成功申报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学校。
学校通过自制体育器材,把滚铁环、打陀螺、踩高脚马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创新开发后融入大课间、体育课堂和课外活动,走出了一条以体健人、以体树德、以德育人的特色办学之路。
从青春年少到鬓角染霜,从一线教师到担任校长,从乡村“全科教师”到“全国模范教师”,一路走来,高纯始终以满腔的热情躬耕教坛,以淡泊的心境诠释初心,用25年如一日的坚守换得春晖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