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11日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 岑巩县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 通讯员 岑轩

近年来,岑巩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教育家精神”为根本遵循,以“立德树人、敬业爱生、自律自强、坚守底线”为工作重点,努力培养和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切实筑牢师德师风根基,为打造“区域高质量教育高地”奉献力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聚焦党的组织建设,提升教师队伍思想。抓牢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副科级以上学校设立党委,落实党委学校书记校长分设和党支部学校“一肩挑”工作,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明确党务干部课时工作量,调动工作积极性。建立健全“党组织决策、行政班子执行、教职员工监督”的管校治校机制,强化党务政务公开透明。因成效明显,岑巩四中被遴选为“全省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示范学校创建对象”。突出党建引领,注重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创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党员先锋队45个,设立“党员示范岗”,引导带动广大党员教师立足岗位践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忠诚誓言。如县三中谭柳琼老师、县一中张晓进老师、天马中学刘勇老师等,已成为岑巩县教育战线上一道美丽的风景,激励着全县2300多名教师奋勇前进。突出立德树人,注重“一校一品”创建。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要求,提炼党建引领育人经验,形成育人品牌。在县教育系统“五好五型”党建特色示范创建提炼中,形成了校校有特色的局面。如县四中的“责任教育·砚文化”、羊桥中学“墨韵育人”、县三小的“和美教育”、客楼小学“四园三香”就比较成功。

聚焦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优化顶层设计,助推师德发展。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岑巩县开展 2022年中小学幼儿园师德师风专项教育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岑巩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等方案,高位推动,聚焦师德师风整治工作重点抓落实,县委教育工委书记每一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师德师风推进工作会议,确保工作开展高效有序。同时,印发《岑巩县中小学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试行)》,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抓实师德教育,实现廉洁从教。抓教师的师德教育。严格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黔东南州教师十个“不准”》《岑巩县教师“十严禁”》等相关规定。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学生等违规违法行为,加大督查、惩处力度,督促教师规范教育行为。组织教师参加征文、演讲、书法比赛等主题活动,进一步内化廉洁从教思想。抓教师的敬业精神。出台师德师风考核方案、教师量化考核细则等管理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管理和检查,按月公布检查结果。开展“百日攻坚”,净化育人环境。印发《2023年岑巩县教育系统整治酒驾醉驾“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方案》,联合交警到学校开展酒精测试及警示教育宣传活动。组织全县教师签订杜绝酒驾醉驾承诺书、师德师风承诺书。并将“百日攻坚”结果运用在工资待遇、年度考核、职称评聘、推优评先等方面。做好在职查询,严防“带病上岗”。严格执行准入查询制度,2022年以来共查询在校教职员工及校外培训机构辅导人员共3819人次。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在校内设立举报信箱、公布举报电话,收集问题线索。

聚焦人才引培工作,提升教师队伍结构。抓制度设计,全盘谋划整体推进。修订《岑巩县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办法》,近年来,召开教育系统人才引进政策研究专题会6次,组织各单位召开引才调度会12次,赴高校引才7次。大力实施教育紧缺人才引进工程,针对符合相应条件的人才一次性给予10万-15万元的安家费补助,同时提供一套人才公寓免费居住,真正把人才吸引进来。抓人才招引,教师队伍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3月,全县教育系统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3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31人。全县副高级职称368人,省级特级教师2名、省级教育名师3名、州级骨干教师18名。评选“三名工程”名人才59人,建立名师工作室34个,岑巩青年教师专业素养研修工作室1个,教师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抓政策激励,留人能力有力提升。创新开展“教坛新秀”“课改先锋”“卓越园丁”“明星班主任”“红旗处室”等13项教师评比机制,建立一奖一罚、教师“末位淘汰”等多元化的评价激励机制,给青年教师搭建公平、公正的成长舞台;积极推荐青年教师参与省、州、县级课题研究,让青年教师干事创业有盼头、有闯劲、有活力。及时兑现人才奖励,共兑现教师人才公寓奖励65套,发放安家补助677.7万元,高层次人才补贴40.2万元,租房补助16.04万元,三名工程补助经费22.32万元、名师工作室建设经费5万元。

聚焦教师能力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创新培养,优化教师水平。深入推进“三名工程”,加大名师工作室建设力度,建立1+1、1+N师带徒培养模式,做大做强师带徒规模;充分利用“国培”“省培”等渠道,加速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进程;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创新内部教育培养模式,杜绝教师跨年级教学、垄断毕业班教学现象,大胆起用年轻教师担任班主任和学科教学带头人,建立公平公正、能上能下的教育教学机制,大力培育青年教师人才。精心育才,促进人才成长。实践是育才的最佳途径,给予青年教师实践平台,并引导其学会教育教学反思,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和课堂展示,利用师徒结对“青蓝工程”指导青年教师教学、课题研究,提升其专业素养。自2013年以来,先后有近60名引进的青年教师评聘上中、高级岗位。示范引领,延续“以老带新”传承。制定《岑巩县关于民族地区质量提升行动项目学校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利用县级中学优势,通过互动管理、教学交流的方式,创新开展强校带弱校行动计划,推动乡镇中学特色多元化发展。出台《岑巩县教师入职跟岗学习工作方案》,实施新进教师跟岗学习计划,教育局培训中心建立跟踪考核机制,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提升专业素质。近年来,建立以老带新结对366对,培养各级新进年轻教师人才687人。

聚焦管理机制改革,提升教师队伍活力。探索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打破“大锅饭、铁饭碗”,制定《岑巩县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推动学校人事制度从“死水”向“活水”转变。开展教师交流轮岗。印发《岑巩县中小学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全县中小学共交流轮岗176人(骨干教师36人),全县中小学教师交流率为10.21%。建立年度考核奖及奖励绩效工资分配机制。在督导考核过程中,把学校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作为督导的工作内容之一,把“教师发展”作为20%的较高比重纳入学校高质量发展绩效督导考核内容;试行教师年度考核奖按业绩分配机制,学校按能者多得制定年度考核奖分配办法,按“优秀”“良好”“一般”三个等次进行考核评比分配年度考核目标奖年终发放部分。获“优秀”者按年度考核奖总额的18%分配;“良好”按年度考核奖总额的78%分配;“一般”按年度考核奖总额的4%分配。着重助推学校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力量违反师德师风及违法违纪受党政纪处分的教师按相关规定执行。

教师强则教育强。下一步,岑巩县将持续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教师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努力建设富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师队伍。全力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师成为受到社会尊重的职业,让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职业奋斗的至高荣誉和无上光荣。

--> 2024-09-11 —— 岑巩县教师队伍建设纪实 1 1 黔东南日报 c267742.html 1 以教育家精神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