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冉光俊) 近年来,岑巩县天马镇立足资源禀赋,紧扣镇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高粱产业规模调大、质量调优、效益调高,坚持示范引领、利益联结、蹲点服务、机械化生产,全面推进高粱产业高质量发展。
聚焦主体培育,强化示范带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引进贵州粟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村级高粱示范种植基地,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稳步促进农业增效,持续推进农民增收致富。2024年建立百亩以上高粱基地8个,以“高粱+N”模式,推动产业多样化发展,带动16个种植主体发展高粱产业,打造地方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品价值。
聚焦集体经济,强化利益联结。2024年天马镇6个行政村持续推进高粱种植产业,5个村集体与贵州粟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利益联结,采取“保底分红”的方式进行,保底分红资金不得低于投入资金的5%,分红资金主要用于覆盖防贫监测帮扶的“三类户”(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户和监测户)、开发公益性岗位、改善民生及壮大村集体经济。
聚焦技术服务,强化产业增效。围绕特色高粱产业规划布局,紧盯高粱种植关键环节,试点推进高粱与其作物轮作换地,强化化肥减量增效与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面,不断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着力推动良田良种良技良法融合发展,有效解决高粱种植“爱瘦土”“爱吃肥”等难题,切实提高粮食单产能力,确保产业增效提质。
聚焦机械化,提高生产效益。紧盯高粱机械化发展,积极引进直播机、烘干机等先进农机设备,为企业申报农业机械化补助6.9万元,及时解决资金不足和机械化率低的问题,深入推广无人机植保面积,提倡半自动播种机覆盖率,不断优化种植结构,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烘干能力,全面提高了生产效益。
目前,天马镇建立了6个村级“红缨子”高粱种植示范基地,共种植高粱3600亩,亩产达300公斤左右,预计总产值达75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