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韦启悬
今年来,台江县有力有序推进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水改”“电改”工作,加快补齐农村消防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改善农村村寨防火消防安全条件,增强农村火灾防控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扎实推进“水改”“电改”工作落地见效,台江县全面统筹谋划,成立工作专班,组织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及村“两委”、驻村工作组等基层力量,做好实地摸排、现场设计、合理布局等木质房屋室内“电改”需求排查,利用当地水井、水塘等作为消防水源,确保消防用水及时供应,根据“水改”一图一表一说明,“电改”一图一清单实际情况,结合各村寨,制定精准化施工图集。同时,根据《贵州省50户以上农村木质房屋连片村寨消防建设专项行动方案》要求,“电改”对村寨老旧、裸露和安装不规范的电气线路、配电设施和用电设备实施拆换、绝缘、穿管、隔热、接地等改造时,采取电气防火保护措施。充分考虑群众用电需求、电力负荷等因素,对村民户内陈旧老化的电气设备、线路及照明用具等进行合理设计改造,严格按照有关标准规范进行安装敷设,改造中选用的线路套管颜色要与建筑风格相协调。
挖沟渠、运砂石、装管道……在台江县老屯乡坝场村“水改”施工现场,各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推进。“我们村的‘水改’项目是由村级劳务公司来承接的,这个项目不仅能让村民就业增收,还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坝场村党支部书记刘荣辉表示,该村“水改”项目建成后,将覆盖全村400多户,有效提升村寨的防火消防安全能力,为村民安心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保障。
台江县台拱街道红阳村是中国传统村落,近年来,该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游玩观光。由于该村多为木质结构房屋,防火能力较差,受地理位置、经济条件、房屋结构、基础设施等客观因素制约,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
“我们村现在有消防栓62个,实现了整个村庄全覆盖。”红阳村副主任张晓霞介绍,该村利用农村饮水工程和就近的水利工程等构建消防给水系统,完善消防基础设施,为旅游业的兴旺保驾护航。
台江县在大力开展“水改”的同时,也在扎实推进“电改”工作。在台盘乡空寨村,电工师傅对村里老化、裸露和安装不规范的电气线路进行拆换,换上了绝缘隔热的电气设备,经过一道道工序后,整个村子焕然一新,电线像蜘蛛网彻底成为了历史,村子一下子美起来了。“通过‘电改’后,家里的电线规规整整的,现在用电放心多了。” “电改”过程中,使用了木纹样阻燃材料等电气防火保护措施,美观又安全,从源头上消除了用电安全隐患,给村民安全用电吃下了“定心丸”。
2024年,台江县实施“水改”任务42个村寨,其中,台拱街道8个、萃文街道6个、施洞镇3个、革一镇1个、南宫镇4个、方召镇6个、台盘乡4个、排羊乡6个、老屯乡4个;实施“电改”任务17个村寨1080户,其中,萃文街道7个村寨517户、施洞镇2个村寨142户、革一镇2个村寨58户、南宫镇2个村寨40户、台盘乡1个村寨160户、排羊乡2个村寨116户、老屯乡1个村寨47户;项目总投资约4405.4万元,其中“水改”总投资4211万元、“电改”总投资194.4万元。
据了解,项目于7月22日全面开工, “水改”方面,已完成南宫镇白帮老寨、拥党羊甲两个项目点的建设,剩余40个项目点正在建设中;台江县“水改”高位水箱水池总需修建44个,完成基础浇筑44个,建成14个;PE110消防管网全部到位83454米,管网开挖累计完成61532米,管网焊接累计完成40430米;1066套消防栓已经配备到位,完成安装455套。“电改”方面,材料已全部到位,17个“电改”村寨全面开工,累计完工315户。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
为了促进当地居民增收,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县主要采用村级劳务机构进行施工,共有18家村级劳务机构承接劳务分包,其他项目点均吸纳当地劳动力为主。项目吸纳当地劳力就业2000余人,共计发放劳务费28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