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0日

别让变味“网红医生”毁了医疗科普

○ 王琦

随着医疗健康科普日渐风靡,不少医生热衷于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形式,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科普、讲解健康知识。但记者调查发现,有些“网红医生”为博取流量,不惜编造剧情、擦边软色情,然后带货卖课、开展不当营销,让医疗健康科普变了味。(9月19日《法治日报》)

医疗科普的本质在于传递准确、科学的健康知识,帮助公众建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然而,“网红医生”们为了追求流量和利益,往往不顾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肆意夸大事实、散布虚假信息,甚至将医疗科普沦为低俗娱乐的工具。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医疗科普的初衷,误导了公众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导致一些患者因误信错误信息而延误治疗、加重病情。这种信任危机不仅影响医患关系的和谐,还可能对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造成干扰。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制“网红医生”乱象的蔓延。首先,卫生健康部门和市场监管部门应联合网络平台加强对“网红医生”的监管,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和惩戒机制,对于违规行为及时查处并依法予以严惩。同时,加强对医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教育和培训,引导医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坚守医学伦理底线。

其次,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加强对医疗科普内容的审核和管理。对于涉嫌虚假宣传、低俗娱乐的医疗科普内容,应及时予以删除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此外,还应积极推广优质、科学的医疗科普内容,为公众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最后,公众自身也应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在面对海量的医疗科普信息时,要学会筛选和甄别,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积极学习科学、准确的医学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总之,“网红医生”乱象已成为当前医疗科普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加强监管、提高素质、强化责任,共同维护一个健康、有序的医疗科普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医学科普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为公众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

--> 2024-09-20 1 1 黔东南日报 c268753.html 1 别让变味“网红医生”毁了医疗科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