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杨勇) 近年来,州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坚持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紧盯州委重大决策部署的重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精准设置监督议题,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积极探索增强人大监督刚性和实效的有效途径,制定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一年三问”工作监督暂行办法》,积极推进监督创新。
坚持党的领导,把准监督方向。一直以来,州人大常委会始终强化政治引领,坚定不移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州人大常委会党组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各方面,紧紧围绕州委决策部署谋划推进人大各项重点工作。2024年初,州人大常委会严格按照州委对人大工作的点题出卷,高质量制定《黔东南州人大常委会2024年监督工作计划》,并通过“一年三问”年初问安排明确将全州50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电改”“水改”、营商环境、争资争项等100个工作事项纳入重点监督内容,做到州委有部署、人大见行动,确保党的领导在人大得到坚决、全面落实,始终保持人大正确的监督方向。
围绕中心大局,突出监督重点。2024年,州人大常委会“一年三问”紧紧围绕预算决算审查监督和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等重点问题和群众关心关切问题,开展一系列监督工作,通过“一年三问”监督,对一些难点问题紧盯不放、持续监督问效,助推州委重大部署落地见效。比如,紧跟州委关于“水改、电改”的决策部署开展监督,2024年7月通过“一年三问”年中问进度监督发现问题后,立即召开党组会议研究,并成立专项调研组,由州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常委会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调研组下设四个工作组,目前各工作组已相继赴有关县(市),围绕“水改、电改”材料招投标、资金拨付、配套资金落实、项目立项、施工主体、项目建设进度等方面开展调研,全力推动“水改”“电改”工作进度。
注重质效提升,推进监督创新。州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扬创新精神,积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实践创新,不断激发人大监督工作活力。监督机制创新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健全人大常委会与“一府一委两院”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双向互动,提高监督实效。比如,每年在确定监督计划的时候,都与“一府一委两院”召开“一年三问”年初问安排座谈会。此外,还进一步加强与县(市)人大联动,探索重大监督议题联动实施的监督新机制、新路径,增强监督工作的整体合力。监督方法创新展现新作为。执法检查、“一年三问”、专题询问、视察调研等监督方式各具特点、各有优势,州人大常委会围绕州委中心工作,根据监督议题需要,叠加运用、组合发力,打好监督“组合拳”。如,今年将社会保险、争资争项等工作纳入专题询问和“一年三问”监督。同时不断加强信息化应用能力建设,创新“互联网+”监督新方式,充分运用好预算联网监督、网上代表履职“智慧人大”等平台,实现上下互联互通,推动监督工作科技化、信息化,不断提高监督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