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0日

忠诚坚守的“老黄牛”

—— 记凯里市公安局旁海派出所民警潘桥生

○ 通讯员 吴青峻

在苗乡深处,有这样一位基层民警的身影穿梭于山间小道,用脚步丈量着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谊。从青丝到华发,他未曾书写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却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默默坚守,诠释了忠诚与奉献的真谛。他是苗乡群众心中最温暖的“贴心人” 潘桥生,这位平凡岗位上的“老黄牛”,用汗水浇灌出平安的花朵,以不变的忠诚铸就了坚不可摧的警魂。

深耕基层的实干家

潘桥生现任凯里市公安局旁海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自1988年从事公安工作以来,长期扎根于基层一线,辗转在湾水派出所和旁海派出所之间。在他的努力下,辖区十年来无一起重特大案件发生,成为一方平安的典范。在户籍管理工作中,他细心入微,确保每一位村民的户籍信息准确无误;在社区警务中,他深入群众,了解民情民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办案过程中,他严谨细致,力求每一起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处理。力求事事有回应,全心全意为群众解忧。

从警36年来,潘桥生共调解矛盾纠纷1万余件次,办理户籍业务3万余人次,主办或协助侦破案件300余件次,帮扶救助群众1000余次,个人收获群众锦旗及感谢信等数十余面。曾荣获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2次,连续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警营里的引路人

“有老潘在,我们就放心!”这是同事们对潘桥生最朴素也最真挚的评价。在派出所这个大家庭里,潘桥生不仅是资深前辈,更是年轻民警心中那盏不灭的灯塔。他以身作则,为后辈树立了一座充满激励的标杆。每当所里迎来新鲜血液,他总是满怀热忱,耐心引导,为年轻民警的成长之路铺设坚实的基石。

“最让我打心底里佩服潘叔的,就是他对工作的那份极致追求。无论是处理那些看似简单实则繁琐的证件事务,还是撰写那些考验文字功底的重要材料他都从未出过错。他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这种对工作的严谨和热爱,真的让我深受触动,也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去传承。”后辈眼中的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楷模与导师。

苗乡的贴心人

潘桥生所深耕的辖区,五个村落紧密相连,三千余户苗族家庭,一万三千六百多名居民世代居住于此,他们淳朴而热情,但也因生活中的摩擦不时泛起口角的涟漪。在这片土地生长的潘桥生,深知这里的文化根脉与民情冷暖。他如同一架天生的桥梁,连接了心灵与心灵的彼岸。每当村里出现矛盾纠纷,潘桥生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他深知纠纷背后的人情世故,用心倾听,找到症结,成功化解许多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让村民重归和谐安宁。除了调解纠纷,潘桥生还时刻关注村民生活需求,哪家有困难他就第一时间伸出援手,送医送药、修缮房屋都亲力亲为。在村民眼中,他不仅是警察,更是最可靠的亲人。

旁海镇翁项新村村民杨伟深有感触地说:“在我们民族地区,一旦有了争执,哪怕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出面调解,也不一定能够立竿见影地解决问题。但无论是平时的大务小事,还是那些棘手难解的违法乱纪之事,找潘叔总能有办法解决。”

面对组织的关怀与调整岗位的提议,潘桥生都选择了坚守。他深知,自己与这片土地、与这里的父老乡亲已经血脉相连,不可分割。“群众离不开我,我也离不开父老乡亲。”这简单却坚定的话语,道出了他心中那份对职责的忠诚与对群众的深情。

团圆时刻的“缺席者”

每年的大年三十夜,当万家灯火通明,团圆饭香四溢之时,潘桥生总是主动请缨,选择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而这一守,就是十多年。

“来我们这里建设的人们,他们远离家乡,辛勤付出,就盼着这几天能与家人团聚。我作为这里的一分子,有责任也有义务守护他们的安全与安宁。”而谈及自己的家庭,潘桥生随即笑着说:“家里人都理解我,等到春节过后,我会用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这份缺失的陪伴。”

岁月悠悠,潘桥生已从一个青葱少年变成了满头华发的老警察。但他的初心未改,他的忠诚未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部关于奉献与坚守的英雄史诗。在苗乡这片热土上,他将继续以“老黄牛”的精神耕耘着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

--> 2024-09-20 —— 记凯里市公安局旁海派出所民警潘桥生 1 1 黔东南日报 c268756.html 1 忠诚坚守的“老黄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