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0日

传承与创新并进 苗家阿哥做地道酸汤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聂蕾 刘汉钦

每到饭点,位于凯里市民族体育场的苗阿哥酸汤火锅店里很快就热闹起来,那一锅锅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酸汤,满足着慕名而来的食客的味蕾。凯里酸汤作为凯里远近闻名的美食名片,常常是游客感受黔东南风味的首选,而在各大社交平台的旅游攻略里,苗阿哥酸汤美食店在网络上被频繁推荐,其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背后,是经营者对凯里酸汤的传承与创新。

“这就是我们的红酸,现在师傅正在调制红酸汤火锅,用辣椒、番茄自然发酵的红酸按一定的比例调制到白酸里面。旁边这个是白酸汤,天气热的时候,凯里人喜欢吃白酸汤火锅,它调味很简单,但是对食材要求很高。”走进店里,凯里市苗阿哥酸汤火锅店的负责人陈军便向记者介绍起了自家的两大特色酸汤——红酸汤和白酸汤。红酸汤色泽红亮,酸味浓郁,辣而不燥;白酸汤则清澈透亮,酸中带甜,回味无穷。两种口味各有千秋,但都完美融合了苗族人的智慧与匠心,让人一尝难忘。

作为苗阿哥酸汤火锅店的负责人,陈军19岁时就从厨艺学校毕业,经过几年摸爬滚打后,于2012年开了自己梦想中的第一家酸汤店。他不仅熟练掌握着酸汤制作技艺,对于各种食材与酸汤碰撞出的酸爽反应,也有着灵敏的判断和极致的追求。

从2012年开始,我们就不断思考,如何将酸汤火锅更好地发展下去?于是就尝试用不同的原材料、不同的食材来做酸汤火锅,终于找到了我们想要做的产品,那就是酸汤牛肉。”陈军说。

陈军和同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进行无数次琢磨和试验,最终,酸汤牛肉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成为苗阿哥的招牌菜。店里坚持使用当天现杀的原生态本地小黄牛,牛肉在这里被细分成多个部位,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切法和厚度把控,以保留其最佳的口感和风味,仅一个门店每天卖出的牛肉就有200斤左右。

为了保证食材的品质,长期以来,该店还与凯里、台江、雷山等地的农户签订了牛肉、番茄、辣椒等农产品原料收购协议,有效实现了助农增收。而好酸汤、好食材、好品质,也令食客流连忘返、频繁光顾。

“他们家的酸汤非常正宗,每当有亲朋好友来聚会,首选的就是他们家,牛肉非常非常的嫩滑,是地地道道的黔东南风味。”带着远道而来的朋友前来吃饭的刘女士赞不绝口地说到。

苗阿哥酸汤火锅店既是凯里酸汤发展史的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历经12年的发展,如今陈军和合作伙伴一起将酸汤门店壮大至三家,除了用餐环境的提升,食材上也更为丰富,知名度进一步扩大。越来越好的酸汤生意,并没有让陈军忘了初心,反而多了更多责任,对于酸汤,他年轻时的梦想依旧不变。

“九十年代,凯里O八三有一整条街都是酸汤店铺,一到夏天,满街都弥漫着酸汤木姜子的味道,当时我就在想,能在那条街上开一家自己的酸汤店该多好啊!后来店铺散了,那里也没了当初的样子,但是我心中关于酸汤美好的记忆依然在。”陈军动容地说,“现在我们手底下也有了几十号员工,肩上有了责任,希望兄弟姐妹们能过上好日子,也在培养一些青年厨师,让酸汤能更好地传承发扬下去。如今,凯里酸汤已经成为贵州美食名片之一,作为酸汤发源地,我们大家要齐心协力把凯里酸汤产业做大做强,走出大山,让更多的人能吃上我们凯里的酸汤。”

--> 2024-09-20 1 1 黔东南日报 c268759.html 1 传承与创新并进 苗家阿哥做地道酸汤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