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2日

用民主的力量守护“为民”初心

—— 岑巩县人大代表工作侧记

○ 吴寿静

走进岑巩县天星乡地城村,只见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摆,阵阵稻香迎面扑来,收割机的轰鸣声奏响了一曲丰收的乐章。

近年来,岑巩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以高质量代表工作为笔墨,用一条条建议意见、一份份审议监督、一件件民生实事,书写为民履职、助力发展的民主答卷。

提升代表履职能力 让民意把脉更精准

“这次的代表培训,让我们对如何依法履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找准了人大代表服务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今年5月,岑巩县人大常委会对县乡人大代表开展了履职能力提升培训,代表们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为精准把握民情脉搏,岑巩县人大常委会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建设新定位,着力抓好代表履职培训,不断丰富形式、创新方法,拓展代表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做深做实代表工作,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促进人大工作提质增效。

“从相关的法律法规到如何高质量地提出代表建议、意见都是必学内容,像我一样,从村里走出来的代表们在精神上补了钙,思想上鼓了劲,能力上充了电。”在人大代表周灵看来,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让为民“代言”底气更足了。

岑巩县人大常委会按照代表需求,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沉下去”的方式,将代表履职培训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今年以来,该县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参加各类培训班9期,组织县乡人大代表集中培训2期。各乡镇、街道开展人大代表和人大干部培训12期600余人次。

提升监督工作质效 让民生保障更暖心

“今天的民意测评采取无记名的方式进行,请同志们在拿到的测评表上对应的栏内进行打勾。”9月10日,岑巩县人大常委工作评议组对该县司法局的工作进行民意测评。

岑巩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创新工作思路,主动拓展监督手段,对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综合运用专题调研、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工作评议等多种监督方式,打好“年初问计划、年中问进度、年末问结果”的监督组合拳,确保人大监督工作取得实效。

“工作评议中收到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全部收下了,能立即整改的问题和短板,立行立改。需分阶段推进的,我们及时制定整改计划,分步整改,确保整改到位。”在工作评议座谈反馈会上,该县教育局局长杨海兰坚定的回答。

今年,该县人大常委会对县工信、司法、水务、文广、人社、教育局6个部门开展工作评议。将工作综合评议与执法工作评议相结合,监督“事”与监督“人”相结合,人大监督与纪委监督相结合的“三个结合”方式,通过四个阶段分步对被评议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和整体工作评议,让人大监督在“画像”上更精准,真正起到“把脉问诊”的作用。

提升建议办理水平 让民忧解决更畅达

“今年我提出‘关于加快下溪水库环库路建设的建议’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环库路得到硬化,库区的群众出门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群众生活更舒心了……”人大代表邹家举对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效十分赞赏。

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推动下,位于岑巩县大有镇的下溪水库奔坡段1.4公里环库路得到硬化,库区2个村500余户2000余名群众的出行有了保障。

关乎群众利益的都是“大事”,看似“微小”问题,但却是影响群众生活质量的“关键短板”。

赶集日,走在干净整洁的柏油路上,该县凯本镇的群众连连称赞。

该县将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提升到人大常委会监督的层面,坚持常委会领导重点督办、各专工委归口督办、人大代表参与督办,推动代表建议“提、交、办、督”各环节工作有序衔接。

三年来,岑巩县各级人大代表收集意见建议2281条,转为代表建议513件,为群众办实事3887件。一次次调研、一件件实事、一次次督办,让代表建议从“纸面”走向“地面”。数字的背后,是岑巩县人大常委会践行“人民至上”的有力诠释,亦是守护“为民”初心的生动实践。

--> 2024-09-22 —— 岑巩县人大代表工作侧记 1 1 黔东南日报 c268971.html 1 用民主的力量守护“为民”初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