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雪 李丰杰 文荣) 金秋九月,香辣来袭,眼下正是雷山县1.54万亩辣椒陆续成熟采收加工的季节,加工生产线火力全开加工辣椒,准备发往全国各地。
近日,笔者走进雷山县云上侬家科技有限公司的辣椒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一颗颗“肥嘟嘟”的小米椒被堆成了一座座小山,一堆堆火红的辣椒映红了整个加工车间,工人正忙着调试机器、烘干、装袋、打包等,现场一片热“辣”景象。
“目前我们的设备1小时能加工一吨左右,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加工,主要销往遵义地区,生产周期大约是到十一月份左右,目前主要以烘干销售为主,下一步计划生产泡椒,雷山县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这个辣椒,种出来的辣椒品质非常好。”县云上侬家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管理负责人余志成介绍道。
据了解,为盘活土地资源,进一步延伸雷山县产业链条,加快辣椒产业发展。今年1月,该县通过“招强引优”的盘活措施引进雷山县云上侬家科技有限公司,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在城南社区羊排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新建年加工1万吨辣椒的生产加工厂,建成后公司与多地农户签订辣椒种植收购协议,依托公司市场和技术优势,产出的大部分鲜辣椒都由公司统一收购,经烘干线加工烘干后进行销售,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早年间,雷山县便以市场为导向,率先通过辣椒面、干辣椒、鱼酱酸等各种辣椒制品打出“雷山辣椒”品牌,并对雀鸟、永乐等特色辣椒品种进行资源保护利用,以此推动地方特色优势品种上规模。
在鱼酱酸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鱼酱酸生产车间内,每天都有成吨的鲜辣椒顺着履带输送进料口,在自动化的加持下,制作鱼酱酸的辣椒从清洗、沥水烘干、剁碎、搅拌、灌装等工艺环节一气呵成,五六个工人每天可完成鱼酱酸生产20吨左右。
“我们从七月份开始准备,八月初开始生产,每个人都竭尽全力做好本职工作,以保证我们的鱼酱酸正常生产。”
对刚收来的辣椒进行倾倒、挑选、去蒂这道程序是鱼酱酸制作过程唯一需要较多人工的环节,为了保证鱼酱酸的品质,每一车鲜辣椒到厂后,工人们将辣椒从袋里倒出,堆成了座座椒山,一片鲜红,20余名工人分别围坐进行分拣,挑选干净后的辣椒便会被送往生产线。
“辣椒98%以上的要红、无虫蛀、无腐烂,并且必须要把这个蒂去干净。”雷山鱼酱酸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部经理白坐娥介绍。
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高品质的辣椒和鲜美的味道,鱼酱酸产值每年都在增加,市场不断拓展,产品销往省内外。目前,已形成品牌“雷山鱼酱酸”。
“从八月份生产到现在,我们今年的计划是2000吨,因今年有海底捞跟我们合作,宣传力度变大了,还有其他的企业、餐饮店等都在跟我们合作,所以今年生产的量要比去年的多。”白坐娥说。
近年来,雷山县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优质农产品,积极探索辣椒产业发展新路径、新模式,形成了辣椒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小小辣椒产业成为了促进全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特色支柱性产业。截至目前,该县种植有1.54万亩,其中朝天椒9000余亩,地方保护品种和线椒6400余亩。
(备注:1亩=0.066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