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4日

岑巩县羊桥乡:

吊瓜喜丰收 助农又增收

本报讯 (通讯员 姚慧 姚海燕) 山花烂漫秋实熟,农夫鼓腹笑开颜。眼下正是吊瓜陆续成熟的季节,岑巩县羊桥土家族乡种植的250余亩吊瓜也迎来了成熟采收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走进该乡杨柳村的吊瓜基地,只见一个个圆滚滚的吊瓜悬挂在藤蔓下,绿的、黄的、红的,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吊瓜从瓜藤上垂下来,密密麻麻,摇曳多姿,十分诱人。

杨柳村吊瓜种植户戴国英提桶穿行在藤蔓下忙着采摘,几分钟的工夫就摘了满满的一桶,沉甸甸的瓜儿,让基地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种了60余亩吊瓜,长势还可以,一亩吊瓜平均能产300余斤生瓜籽,总产量在1万公斤左右,大概有45万元的收入。”戴国英说,“吊瓜收来只要晒干,储存的时间比较长,不用担心因滞销而放烂。上门来收购的老板有安徽、广西、浙江等地的,销路完全不愁。”

据悉,戴国英今年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60余亩用来种吊瓜,付给农户的流转费大概2.5万元,除草、剪枝、施肥、采摘时节也需要大量工人,一年下来劳务费总共需要5万元左右,吊瓜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提供了不少工作岗位。

“像我们年纪大了也无法出去打工,在这里干活一天有100多块钱,离家里也近,我们还是很乐意来这里干活的。”杨柳村村民孔冬香高兴地说。

“吊瓜”学名瓜蒌,瓜皮和根茎都是中药材,瓜蒌籽可以加工食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有很高的食用、保健价值,不仅市场价格高,也深受消费者喜爱。植物的根能制作成天花粉,具有清热生津、消肿排脓的功效。面对发展前景良好的吊瓜产业,杨柳村“两委”表示,将把其作为壮大集体经济、带动农户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来发展。

近年来,该乡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特色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流转土地规模化等方式发展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把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助推乡村振兴大步走。

据了解,目前杨柳村、羊桥村、祝坝村、龙统村、龙湾村等村寨种植的吊瓜均可采收,预计总产值100余万元。

产业兴,百姓富。下一步,该乡将继续围绕乡村产业振兴目标,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探索吊瓜等果蔬种植,致力于把精细特色果蔬产业做大做好,以特色种植业助推乡村振兴“大步走”。

(备注:1亩=0.0667公顷)

--> 2024-09-24 岑巩县羊桥乡: 1 1 黔东南日报 c269209.html 1 吊瓜喜丰收 助农又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