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4日

平略处处好“丰”景

○ 通讯员 石叶宏 罗朝杨 罗传兴

金秋时节,锦屏县平略镇近4000亩水稻陆续成熟,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人机齐上阵,开镰收割,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走进锦屏县平略镇寨早村坝区,放眼望去,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泛起层层稻浪,一片片金黄的稻田绵延不绝,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稻香。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在稻田间,将一茬茬饱满的稻穗吞入“腹中”,脱粒、排草、筛选、装袋……一派秋收的繁忙景象。

“又是一年丰收时。”村民罗应祥难掩心中喜悦高兴地说:“今年农牧站的同志向我们推荐了泰优808,这种品种产量高,我种了4亩田,大概能收2000公斤谷子,日子是越过越有奔头了。”

据了解,今年平略镇主要向农户推荐了泰优808、蓉7优808和中浙优8号三个优良水稻品种,种植面积约3400亩。入春后,该镇提早谋划部署,不断在选用水稻品种、种植模式、管理技术等方面探索,实施农田标准化、精细化管理,保证水稻生产稳产丰收,确保粮食安全。

“目前我镇的水稻已进入收割期,我们正组织盈辉联合社农机社会化服务队帮助农户进行抢收。收割机收费的标准可根据地势区位、田块大小和农机型号的不同采取差异化收费。如,大型收割机主要在坝区收割,收费标准为12元/袋,小型收割机主要在坝区边坡稻田和梯田收割,收费标准为14元/袋。目前已组织2台机械在作业,预计本月底能够收割完毕。”平略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高级技师吴育恒说道。

“我觉得用机械收割得很快,不仅省时省力,而且价格也实惠。今天我这3亩田不到1个小时就能收完。”寨早村村民罗菊梅说道。

近年来,锦屏县平略镇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以提高水稻品质为抓手,在推广新品种的同时,加强技术跟踪服务,积极探索“稻田+”套种模式和鼓励农户采取轮作休耕方式,有效实现稻谷品质与产量的双提升。同时,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为农业生产注入了科技活力,全力提高水稻生产效率,助力农户增收。目前,全镇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了50%以上。

--> 2024-09-24 1 1 黔东南日报 c269226.html 1 平略处处好“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