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5日

守护万家灯火 温暖一方百姓

—— 记榕江供电局兴华供电所乡镇安全员王炳益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余天英

在月亮山区,有这样一位普通的电力工人,他用爱心和责任心照亮了偏远山区的每一个角落,在进行电力抄表和抢修的同时,义务为交通不便的月亮山区老百姓捎带生活用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货郎电工”,他就是榕江供电局兴华供电所乡镇安全员——王炳益。

“我是榕江人,我家也在山里,这里的百姓需要我,我也离不开他们。趁着自己还不老,想多为乡亲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9月24日,王炳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2001年选择留在家乡工作那一刻起,他就默默下定决心守护乡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一个普通电力工人的价值所在。

20多年来,每月月初,王炳益就得在月亮山区的计划乡、水尾乡的5个村26个自然寨抄表和抢修输电线路。钻山林、攀悬崖、蹚过109道河水,来回抄表一趟要走130多公里。“我在乡村服务这些年来,见证了家乡的变化,以前抄表和抢修几乎是徒步,这几年通村公路修好了,单位也安排工程车,我们工作很方便。”王炳益开心说道。

在月亮山区,王炳益不仅是一名电工,更是一位深受乡亲们爱戴的“货郎”。由于山区交通不便,乡亲们出行困难,他每次进山时都会主动帮大家捎带生活物品。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了15年。

王炳益每次去村里,除了随身的电工包,还背一个土布袋,里面装着洗食盐、衣粉、感冒药等。“那时候乡亲们在家就只是干农活一年几乎没有什么收入,所以有时候他们没有钱买油盐,我就送,没有钱开电费我就垫付,毕竟我的日子相对来说比他们好一些,大家相互帮衬。”除了抄表、抢修、巡线和为百姓送去生活用品外,他还经常指导乡亲们使用各种家用电器,有时候还帮助村里的老人扛捆柴禾等家务,乡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货郎电工”。

然而,山区识字的老人很少,大多数连汉话都不会说,到苗族村寨,王炳益就用苗语给他们讲解,到水族寨子,他就用水语给他们讲解,深得百姓欢迎。有时候他还经常把外面所看到的、所了解的一些就业信息、赚钱门路等消息带给乡亲们,帮助大家找到就业增收的路子。

在乡村“保电”的路上,王炳益不仅给群众带去了光明,还通过捎带一件件日用品、一个信息,给乡亲们捎去了幸福、温暖和关爱。彼此的信任,让原本的工作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乡亲们相当好客,每次都要会留我吃饭那些,为了不让他们破费,不耽误抄表,我都找各种借口脱身。”王炳益笑着对记者说,为百姓服务是自己的工作,百姓带自己如亲人是情分。

由于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王炳益被南方电网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营销先进个人”“感动中国的电力楷模”,也被评为“第四届贵州省道德模范”“贵州省劳动模范”“最美央企人”等荣誉称号。然而,面对荣誉和赞誉,王炳益总是淡然处之。他说:“这些年,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而已。”

--> 2024-09-25 —— 记榕江供电局兴华供电所乡镇安全员王炳益 1 1 黔东南日报 c269363.html 1 守护万家灯火 温暖一方百姓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