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27日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 砥砺奋进谱华章

——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黔东南州工业发展成就综述

○ 黔东南州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娅琳

2024年,新中国迎来75周年华诞。

黔东南州各族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感恩奋进、踔厉奋发。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州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全州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华诞交出了一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工业结构优化调整 工业经济良性发展

翻开过去那些泛黄的档案,黔东南州工业从昔日零散、弱小的工厂到今天气势非凡的工业园区, 从农具加工等普通农具物件到汽车制造、物联网等装备制造、大数据产品……

百废待举,百业待兴,黔东南工业在艰难中起步。建州初期,黔东南工业形态主要为手工业合作社,1956年手工业合作化达到高潮,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相继“升格”为厂,到1958年,组建发展木材、食品、造纸、化工、陶瓷、纺织、印刷等全民和集体所有制企业1438个。这个阶段的多数工厂因缺乏技术,产品质量低。

进入21世纪后,黔东南州工业经济在寻求新的发展道路、新的发展模式中,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转变了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新的突破。

我州采取了扩大招商引资获取投资和技术的办法,走出了一条发展能源工业、环保型工业、节能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业和非公有制工业的道路,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良性发展。

2010年11月,黔东南州工业发展大会提出全面实施“工业强州”战略,新型工业化迈入可循环轨道——“工业兴则黔东南兴,工业强则黔东南强”,工业强州的号角早已吹响!

“十三五”期间,全州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共有29个工业大类,累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工业增加值560亿元,年均增速6.2%,实现工业增值税60亿元,解决就业16万人,工业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如今,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民族工艺品加工、民族医药、生物制药、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在我州蓬勃发展、欣欣向荣。

大抓工业 市场主体培育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我州坚持把增长作为首要任务,聚焦强化企业服务、企业培育、招商引资,推动全州工业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工业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

通过健全完善服务企业制度机制,统筹推进州领导联系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按照一般问题现场解决、突出问题书面协调、重点问题专题会议研究的三级问题解决机制,精准施策、精细服务,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建立重点企业“一企一策”培育工作台账,做好跟踪服务,切实有效推动临规企业上规入统、规上企业做大做强。

2023年以来,我州准确把握全州工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努力开创黔东南州工业经济发展新局面。

佛黔产业协作再深化,高标准建设佛山-黔东南东西部协作产业园,着力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桥头堡”文件等政策机遇,积极组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主动对接招引粤港澳、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行业大型企业、龙头企业,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

截至2024年6月,全州亿元企业达68户,完成总产值140亿元,占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3%。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443户。

大兴工业 现代工业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新成效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黔东南高新区的贵州兴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着装整齐的工作人员正娴熟地生产操作,整个生产线井然有序,形成了一道新兴工业生产的风景线。

(下转第四版)

--> 2024-09-27 —— 新中国成立75周年黔东南州工业发展成就综述 1 1 黔东南日报 c269598.html 1 七十五载栉风沐雨 砥砺奋进谱华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