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万再祥) 晚秋时节,在岑巩县注溪镇楠木坳思州柚种植基地,成片柚林绿浪争翠,柚树上一个个套袋的柚子挂满枝头。这些柚子待采摘后,将走出国门,远销海外。
“2024年,我们再次与俄罗斯方面签订400万美元订单,其中柚子200万美元、猕猴桃200万美元。另外拟签订金秋梨订单140万美元、茶叶订单20万美元。”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寿军说,10月底,将有100吨思州柚发往俄罗斯。
思州柚持续“出国”,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据统计,2023年,该社与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签订了思州柚出口订单,完成出口思州柚582.66吨,赚取外汇430万元。2024年初,思州柚销往俄罗斯90.6吨,销售额46.9万元,同比增长16.67%。
思州柚个大皮薄、肉厚汁多,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于2001年注册了“思州”牌商标。经过多年的发展,获得中国首届林博会金奖、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优秀产品奖等奖项及认证。
近年来,岑巩县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和高产量、高品质、高效益转型升级,思州柚种植和管理水平提升明显。
“在生产方面我们按照‘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检测、统一标识和品牌’模式进行管理。”刘寿军说,合作社现有思州柚种植面积8600亩(1亩=0.0667公顷),获得外贸认证6800亩。
“市场竞争激烈了,无形中倒逼合作社建立从品种、种植、加工、仓储、流通到品牌、渠道的全链条产品标准化体系,打造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刘寿军说。
2024年4月,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在莫斯科成立阿格弥尔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出口产品的销售管理,开办特色产品超市,目前有5家开始营业,预计今年底完成20家,销售渠道得到进一步完善。
“国外市场十分重视订单交付能力,种植方式分散、经营规模弱小,不利于打开国际市场。”刘寿军说,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显然不够,需要“抱团出海”。
2024年,岑巩县民丰果树种植专业合作社转型成立贵州省黔品思创贸易有限公司,积极整合省内农特产品资源,根据订单从全省各地调集产品“出海”。
目前,符合出口条件的产品有铜仁木瓜银耳羹、岑巩特色果干。已通过认证开展合作的基地有修文和毕节60000亩猕猴桃种植基地、从江10000亩百香果种植基地。正在办理认证有岑巩、三穗、黄平、台江800亩金秋梨种植基地,岑巩、从江、榕江500亩柑橘种植基地,铜仁20000亩柚子种植基地。力争到2025年,新增加茶叶基地认证3000亩、柚子基地认证2000亩、蓝莓基地认证15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