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2-0017 黔东南日报社出版

2024年09月30日

生活常识也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 江德斌

近日,南京传媒学院在新学期为学生开设了一门名为《大学生生活指南》的公选课,课程内容包括“医院看病具体流程”“做饭的基本逻辑”“租房注意事项”等生活常识,引发关注。授课老师回应,这门课的初衷是教会大家好好生活。(9月28日中国青年报)

大学之道,不仅在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智识的培养。现在各个渠道中的信息非常庞杂,大学生对社会生活常识的需求是真实存在的,如果不懂生活知识,就很难快速适应社会,无法独立生活,将频频碰壁;如果不了解经济、法律、习俗等领域的底层逻辑,初入社会的大学生很难清醒辨别是非、保持定力,容易被社会上的各种“坑”所蒙骗。因此,大学生除了专业课之外,也要修习生活常识课,补上这块短板,以便于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

各地高校应清醒认识到,高等教育不仅是教授书面知识,帮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生活技能,树立正确人生观、成才观、择业观,提升综合素质也同样重要。高校是使学生由“家庭人”转变为社会人的中间转换器,在学校需要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毕业后走向社会要能自食其力,自如应对各种生活挑战,尽到家庭和社会责任,均有赖于对大学生的专业化培养和全面素养培育,社会常识素养课就是非常好的形式。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直面学生需求,将其列入必修课,深化课程改革,统一设计规划,并对社会常识素养课进行分类,制定课程指导目录、内容纲要、授课标准等,供各地高校参考,自主选择开设课程。高校可结合本校特点,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加快实施制度化建设,完善社会素养课体系,积极试点探索,并总结成功经验,用心设计课程内容,结合现实社会,突出实用性。强化授课形式,鼓励老师带领大学生组建各种社会常识素养活动社团,引导大学生通过社团交流、模拟演练、拍摄情景剧、翻转课堂等,掌握相关社会生活知识和技能。

--> 2024-09-30 1 1 黔东南日报 c270048.html 1 生活常识也应是大学生的必修课 /enpproperty-->